被人投诉商标侵权怎么办,法律依据是什么
在商业活动中,商标作为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企业的商誉与市场认知度。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商标侵权纠纷也日益频繁。不少企业在不知情或误解的情况下被他人投诉商标侵权,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应对、如何维权成为经营者必须了解的问题。
一、收到商标侵权投诉后应冷静处理
当企业收到商标侵权投诉时,首先不要惊慌,要理性判断对方的投诉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常见的投诉方式包括通过电商平台下架商品、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者直接发送律师函等。此时,企业应当第一时间收集证据,确认自身使用的商标是否确实存在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例如,2025年7月,某知名茶饮品牌因使用近似商标被同行起诉,法院最终认定其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并判令赔偿损失。这一案例说明,在商标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法律责任。
企业在收到投诉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1. 核查自身商标注册情况:确认所使用的商标是否已经依法注册,是否存在授权使用的情况。
2. 比对商标相似性:从文字、图形、颜色组合等方面分析自己的商标与被投诉商标是否构成近似。
3. 评估使用范围:查看自己商标的使用类别是否与对方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以及是否在同一类商品或服务中使用。
4. 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商标设计过程、首次使用时间、宣传材料、销售记录等,以备后续维权之需。
二、商标侵权的法律依据
我国商标法是处理商标侵权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近似商标、类似商品的判断标准,强调以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判断基准,综合考虑商标的整体视觉效果、发音、含义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修订的商标法加强了对恶意抢注、重复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规定对于恶意申请注册商标并进行恶意投诉的行为也将依法追责。这为真正权利人提供了更多保护,同时也提醒企业在维权过程中要讲究诚信,避免滥用权利。
三、应对商标侵权投诉的策略
在明确自身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后,企业可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1. 协商解决
若确实存在轻微侵权行为,且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如支付一定费用获得授权使用,或者调整商标设计、更换标识等方式消除侵权状态。
2. 行政申诉或答辩
若被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或电商平台,企业可以提交书面答辩材料,说明事实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进行申辩。
3. 提起商标无效宣告或撤销申请
如果认为对方的商标注册本身存在问题如缺乏显著性、恶意抢注等,可依据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宣告该商标无效,或请求撤销其注册。
4. 提起民事诉讼
若认为对方恶意投诉造成经济损失,或其商标注册不合法,企业也可主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不构成侵权,或反诉对方滥用权利。
四、防范商标侵权风险的建议
为了避免未来再次陷入商标侵权纠纷,企业应提前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商标注册布局:尽早注册核心商标,并考虑在多个类别及海外市场进行注册。
定期开展商标监测:通过专业机构或平台监控市场上出现的近似商标,及时采取异议或无效手段。
规范使用商标:确保商标的实际使用与注册证上的样式一致,避免随意更改字体、颜色等要素。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立专人负责商标管理,完善内部审核流程,提升员工知识产权意识。
结尾
商标侵权投诉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依法依规地应对。只要认真分析事实、掌握法律依据、采取合理措施,大多数纠纷都可以妥善化解。同时,强化自身的商标保护意识和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侵权风险,保障品牌稳健发展。
免责声明
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整理,若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