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使用取得显著特征的商标标志审理标准
商标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其核心功能在于区分来源。一个商标是否具有显著特征,是判断其能否注册的关键标准之一。在实际审查中,有些商标标志在最初申请时可能缺乏显著性,但经过长期使用后,获得了公众认知,具备了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能力。这类经使用取得显著特征的商标,在审查中也有机会获得注册。本文将围绕这一审理标准展开讨论,结合近期相关案例和新闻,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一机制。
什么是经使用取得显著特征?
根据商标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一些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如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仅直接表示商品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等特点的标志,通常不能作为商标注册。但该条同时规定,如果这些标志通过使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就可以予以注册。
简单来说,即使一个商标本身不具备先天的显著性,只要通过市场上的长期使用和广泛宣传,使相关公众能够将其与特定的商品或服务来源联系起来,就可能获得注册资格。
实务中的审查标准
在商标审查实践中,判断一个标志是否经使用取得显著特征,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 使用时间与持续性:申请人需提供商标连续使用的证据,时间越长,越能说明其已经深入人心。
2. 使用范围与频率:包括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情况、广告投放、线上线下推广等。
3. 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是否有第三方报道、市场调研数据、获奖情况等证明其在公众中的认可度。
4. 消费者认知调查:部分案件中,还会提供消费者调查问卷,证明公众已经将该标志与特定品牌建立联系。
5. 其他辅助证据:如商标注册历史、在其他国家的注册情况、销售数据、合同、发票等。
案例解析:从缺乏显著性到成功注册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通过提交大量使用证据,成功将原本被认为缺乏显著性的标志注册为商标。
以2025年的一起典型案例为例,某食品企业在申请XX果味作为饮料商标时,最初被驳回,理由是果味属于对商品风味的直接描述,缺乏显著性。但该企业提供了长达五年的销售记录、全国范围内的广告投放证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报告以及消费者认知调查数据,最终成功说服审查机构,该商标因长期使用获得了显著特征,从而获得注册。
另一个例子是某知名电商平台的限时秒杀标识。最初审查员认为限时秒杀属于通用促销用语,不具备显著性。但平台方提交了大量使用证据,包括用户点击率、页面展示数据、品牌宣传资料等,最终也成功注册为商标。
这些案例说明,只要企业能够提供充分的使用证据,并有效证明其商标已具备识别来源的功能,即便初始不具备显著性,也有可能获得注册。
企业如何应对?
对于企业而言,想要通过经使用取得显著特征来注册商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提前规划商标使用策略:即使是非显著性标志,也应有意识地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强化其品牌属性。
2. 保留完整的使用证据: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合同、发票、广告合同、宣传物料、网络推广数据等。
3.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认知测试:用数据说话,增强说服力。
4. 在申请前进行商标评估:了解该标志是否属于缺乏显著性的类型,提前准备应对策略。
5. 必要时寻求专业代理机构协助: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可以提供更系统的证据整理和法律支持,提高成功率。
总结
商标的显著性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在市场实践中不断演化。企业不应因为商标初始缺乏显著性就放弃注册机会,而应积极通过使用积累品牌价值,并在适当时机提交充分证据,争取注册成功。商标审查机关也在不断优化标准,更加注重市场实际效果,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只要用心经营,即使是一句广告语、一个通用词汇,也有可能成为具有法律保护效力的品牌资产。
免责声明
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整理,若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