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活动中,商标是企业品牌的重要标识,不仅承载着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信息,更关系到企业的市场信誉与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商标的注册、使用和维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成熟品牌,都开始意识到商标保护的重要性。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专用权的获得既可以是通过实际使用,也可以是通过注册取得,这一制度设计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商标专用权的两种来源:使用与注册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可以通过注册获得法律保护,同时也承认未注册商标在一定条件下享有的权利。这意味着,即使一个商标没有正式注册,只要其在市场上被持续、公开地使用,并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可能获得法律保护。这种制度安排体现了对市场实际使用行为的尊重,也为那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注册商标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法律救济。
不过,相比之下,注册商标在法律保护上具有更强的确定性和排他性。注册后,商标权人可以依法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标识,维权时也更容易举证和获得法院支持。尽管使用也能获得专用权是一种法律上的可能,但从实际操作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是应优先选择注册商标。
实际案例:未注册商标维权成功的典型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凭借商标的实际使用成功维权,这也为使用也能获得专用权这一制度提供了现实注脚。例如,2025年某知名茶饮品牌就曾因商标未及时注册,遭遇其他企业抢注并发起侵权诉讼。但最终法院根据该品牌长期、广泛的实际使用情况,认定其已形成市场影响力和消费者认知,从而支持了其主张,认定其享有在先使用权并驳回了对方的诉讼请求。
这样的案例说明,在特定条件下,未注册商标确实可以受到法律保护。但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获得专用权的门槛较高,需要企业在市场推广、广告投放、销售记录、品牌管理等方面有长期积累和完整证据链支撑,远不如注册来得直接和稳妥。
注册仍是主流选择,使用应为辅助手段
尽管法律规定了使用可以获得专用权,但在实际操作中,注册仍然是主流和首选。近年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商标注册流程的优化和简化,注册门槛不断降低,审查效率显著提升。据统计,2025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显示出企业对品牌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注册商标还具有排他性强、易于维权、便于许可和转让等优势。在品牌国际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注册商标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电商平台、跨境贸易等场景中,注册商标几乎是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
给企业的建议
对于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来说,商标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越早注册商标,越能避免后期可能发生的侵权纠纷和品牌混淆问题。建议企业在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前,就提前进行商标查询和注册工作,确保品牌名称和标识的独占性。
而对于已经广泛使用但尚未注册的商标,企业也应尽快补办注册手续,以获得更强的法律保障。如果确实存在某些商标因历史原因未能注册,也应保留好相关使用证据,如广告宣传资料、销售合同、发票、消费者评价等,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
商标作为企业品牌的核心载体,无论是通过使用还是注册获得专用权,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法律允许使用也能获得权利,但注册仍是更高效、更稳妥的选择。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大环境下,企业应当主动作为,将商标注册与品牌战略紧密结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
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整理,若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