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对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品牌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之一。商标作为品牌的法律载体,承载着企业的信誉、消费者的认知以及市场价值。然而,在现实中,仍有不少企业或个体经营者选择使用未注册商标进入市场。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看似节省了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可能损害自身利益,也可能扰乱市场秩序。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消息称,2025年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先使用、后注册甚至只使用、不注册的现象。这种行为在电商平台尤为突出,一些商家为了快速上架商品、抢占市场,直接使用未注册的标识作为品牌进行销售。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节省了注册成本,但一旦遭遇商标抢注、侵权纠纷,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例如,今年年初,某知名电商平台上的一个原创设计品牌就因未及时注册商标,被竞争对手抢先注册,导致其产品被迫下架,损失惨重。类似案例屡见不鲜,反映出部分企业对商标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暴露出市场监管中的薄弱环节。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商标法明确规定,商标注册是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前提,未注册商标虽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但其权利保护极为有限。特别是对于容易引起公众混淆的标识,即使未注册,也有可能因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被叫停使用。
2025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商标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注册意识,鼓励和支持自主品牌建设,同时加大对恶意抢注、傍名牌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商标管理将从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前预防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未注册商标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引发消费者误解。例如,一些商家使用与知名品牌近似的标识,虽未直接侵权,但通过视觉、发音或含义上的相似性误导消费者,形成擦边球效应。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面对商标注册的门槛,确实存在一定的成本压力。但近年来,国家不断优化商标注册流程,简化手续、降低费用,使得注册门槛大幅下降。例如,目前通过线上渠道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最快可在30分钟内完成提交,审查周期也大幅缩短至6个月以内。这些便利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同时,地方和行业协会也在积极发挥作用。例如,广东省近期启动了商标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组织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免费商标咨询和注册指导,帮助其规避商标使用风险。这样的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品牌意识,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加强对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并不是要一刀切地禁止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坚持分类施策、因企制宜的原则。对于初创企业或小微商户,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过渡期,帮助其逐步建立规范的商标管理体系。而对于那些恶意使用未注册商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则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惩处。
商标不仅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诚信的重要工具。加强未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既是对企业自身权益的保护,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持续加强,商标使用将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真正实现品牌强企、商标兴市的目标。
免责声明
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整理,若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