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作为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件器物,更是一种身份、权威和正统的象征。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和传统文化热度的上升,不少企业或个人试图将玉玺一词注册为商标,用于文创、收藏、奢侈品等商品类别。然而,这些申请大多被驳回,理由是易产生不良影响。那么,玉玺为何不能注册为商标?背后究竟有哪些法律与文化层面的考量?
一、商标法中的不良影响条款
我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明确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这里的不良影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主要指的是该标志可能对社会公共秩序、文化传统、民族情感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玉玺作为古代帝王专用的印章,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权力的代表,也与封建皇权、等级制度紧密相关。如果将玉玺注册为某个商业品牌的商标,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地位或权威,这种联想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引发误解,甚至被解读为对封建思想的不当推崇。
二、玉玺的文化敏感性
玉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从秦始皇开始,玉玺就成为皇权正统的象征。尤其是传国玉玺,更是历代王朝争夺的象征性物品。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玉玺一词在公众认知中带有极强的专属性和神圣性。
近年来,一些企业尝试将玉玺用在文创产品、收藏品甚至酒类、茶叶等商品上,试图借传统文化提升品牌价值。但这种做法容易引发公众的不适感。比如2025年某公司申请玉玺藏酒商标时,就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容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为由驳回。审查机构认为,玉玺与帝王权力高度关联,将其用于酒类商品,容易引起公众对封建等级观念的联想,不符合现代文明价值观。
三、公众认知与社会影响
商标不仅仅是企业标识,也是面向公众的传播符号。一个商标的命名,必须考虑到社会大众的认知习惯和情感接受度。如果一个商标名称让人联想到封建等级、特权思想,即使没有主观恶意,也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引发误解和争议。
例如,2025年某文玩平台推出收藏玉玺系列产品,并尝试注册相关商标时,就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但也有人指出,玉玺作为历史上的皇权象征,不应被随意商业化使用,否则容易误导消费者,甚至损害历史文化的严肃性。
从消费者心理来看,玉玺一词自带权威专属尊贵等含义,若被用于普通商品,反而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夸大宣传不接地气的印象,反而不利于品牌建设。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平衡之道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在商业中的价值。近年来,故宫文创、国风服饰、传统节日营销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可以实现良好融合。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度,做到尊重历史、符合时代、贴近大众。
对于玉玺这类历史符号,企业在使用时应当更加谨慎。可以通过去权威化去等级化的方式来重新诠释,比如将其作为艺术设计元素,而不是直接作为品牌名称或核心标识。同时,在申请商标前,应充分评估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五、总结
玉玺之所以不能注册为商标,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历史文化意义,过于敏感和特殊。在现代社会,我们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也要避免误用、滥用。商标的命名和使用,不能只看商业利益,更要考虑社会影响和文化责任。只有在尊重历史、符合法律、贴近大众的基础上,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焕发新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
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整理,若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