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男装,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西装、衬衫、夹克这些穿在身上的衣服。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人想开个男装品牌,注册商标的时候该选哪一类呢?这可不是随便填个类别就行的事儿,搞错了可能几年心血白费。那么问题来了男装属于商标第几类呢?
其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有不少门道。咱们先从商标分类体系说起。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斯分类,一共分为45个大类,其中1到34类是商品类,35到45类是服务类。而男装这种实实在在穿在身上的东西,自然得归到商品类里。
那具体是哪一类呢?答案是第25类。
没错,男装商标的核心类别就是第25类,这一类主要涵盖的就是服装、鞋、帽等穿戴用品。比如男士T恤、休闲裤、皮鞋、领带、棒球帽等等,只要是穿在身上用于遮体或装饰的衣物配饰,基本都归在这个类别下。所以,如果你打算做男装品牌,注册第25类几乎是必选项,少了它,等于品牌没有身份证。
不过,别以为注册一个第25类就万事大吉了。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只注册了核心类别,结果品牌刚有点起色,就被别人抢注了相关类别,最后维权困难,甚至被迫改名换标,损失惨重。
举个最近的例子:2025年底,一家主打极简风格的新兴男装品牌素线在电商平台销量猛增,结果突然发现,有人在第35类广告销售和第18类箱包皮具注册了相同名字的商标。虽然对方没生产衣服,但人家可以开线上店铺卖别的东西,用的还是你的品牌名。消费者一搜,真假难辨,品牌形象被稀释不说,连平台推广都受影响。后来素线只能花钱协商转让,多花了一笔冤枉钱。
这件事也给不少创业者提了个醒:商标注册不能只看眼前,得有前瞻性。
那除了第25类,男装品牌还该注册哪些类别呢?这里给大家划几个重点:
第35类:这个类别很多人容易忽略,但它特别重要。它涵盖的是广告、商业经营、零售、电商平台等服务。说白了,就算你不生产衣服,只要你在淘宝、京东、抖音开店卖货,或者做品牌推广,都离不开这一类。现在大多数品牌都是线上线下结合,不注册第35类,等于把销售渠道的大门留给了别人。
第18类:主要是皮革制品,比如男士手包、钱包、皮带、旅行箱等。这些虽然是配饰,但和男装搭配紧密,很多男装品牌也会推出配套产品。如果不提前布局,将来想拓展产品线时,可能发现商标已经被别人占了。
第9类:包括一些智能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电子标签等。虽然传统男装不涉及太多科技产品,但随着时尚与科技融合,像发热夹克、智能衬衫这类产品也开始出现。提前注册,能为未来创新留出空间。
第24类:涉及家纺类产品,比如围巾、睡衣、床单等。虽然睡衣属于服装,理论上归第25类,但部分细分产品也可能涉及第24类,尤其是家居服系列。品牌若想做全品类生活服饰,这块也不能忽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是不是要把45个类别全注册一遍?当然不是。这种全类注册一般只有大企业才这么做,比如海澜之家、李宁这类品牌,资金雄厚,为了防止被蹭名牌,干脆一口气注册几十个类别。但对于中小品牌来说,成本太高,也没必要。
更聪明的做法是核心+防御策略:先把第25类和第35类拿下,再根据自身业务延伸注册1到2个相关类别,比如做高端男装的可以加第14类珠宝钟表,搭配正装配件,做户外男装的可以考虑第28类运动器械或第12类交通工具,比如骑行服配套场景。
另外提醒一点:商标注册讲究申请在先,谁先提交谁优先。现在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商标申请,重名率极高。比如型格锐步尚品这类常见词,很可能早就被人注册了。所以起名字时最好独特一点,避免跟风,同时尽早提交申请,别等品牌火了再想起来注册,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潮兴起,越来越多本土男装品牌开始注重原创设计和品牌保护。像马登工装致知端木良锦这些新锐品牌,从创立初期就系统布局商标,不仅注册主品牌,连 slogan、图形logo也都做了全维度保护。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总之,男装属于商标第25类,这是基础常识,但真正的品牌建设远不止于此。商标就像品牌的地基,打得牢,楼才能盖得高。别等到被人告侵权,或者发现名字用不了的时候才后悔。提前规划,一步到位,才是长久之计。
所以,下次你看到一件帅气的男装,不妨想想:这背后,可不只是设计和面料的故事,还有商标、法律和商业智慧的较量。
有帮助(323)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