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仁,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小零食,最近又悄悄火了一把。走在超市的坚果货架前,或是打开电商平台搜索松仁,你会发现品牌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精致。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打着某某牌松仁的产品,它们的商标究竟注册在哪个类别?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先说个最近的新闻。2025年初,某知名食品企业因旗下一款山野松仁产品被同行投诉商标侵权,最终被市场监管部门约谈。起因是该企业将松仁物语注册在第30类食品类别,却未在核心的坚果类细分中做充分布局,而另一家企业早已在同类商品上注册了相似名称。这件事一出,不少小品牌开始慌了原来卖松仁,不只是把货摆上去那么简单,商标注册的坑还真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松仁到底该注册哪一类商标?
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商标分类表,松仁作为可食用的坚果类产品,主要归属于第29类。这一类主要包括腌制、冷冻、干燥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坚果,菌类,以及各种肉制品等。具体来说,第29类中的2911群组明确列出了加工过的坚果;加工过的松子等条目。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要把松仁作为食品销售,尤其是经过烘烤、调味、真空包装等处理后的产品,第29类是必须注册的核心类别。
但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比如,有些商家主打原生态无添加,卖的是未经加工的生松仁,这时候是否还属于第29类?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即便没有经过深度加工,只要是以食品形式出售的松仁,仍然归入第29类。这一点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的审查实践中已有明确判例。
不过,聪明的企业不会只盯着一个类别。比如,如果你的品牌要做成连锁零售或开设专卖店,那就得考虑第35类广告销售类。这一类涵盖的包括为他人推销市场营销在线零售等服务。换句话说,哪怕你卖的是第29类的松仁,但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开设品牌旗舰店、做会员营销,都离不开第35类的保护。否则,别人可以在同样的平台上用相似的名字开店,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买错了,品牌声誉受损不说,还可能吃官司。
再进一步,如果企业想开发松仁相关的深加工产品,比如松仁巧克力、松仁糕点、松仁能量棒,那就要关注第30类了。这一类主要包括咖啡、茶、糖、米、面粉及谷物制品、糕点、甜食等。像松仁月饼松仁酥这类产品,就必须在第30类中注册商标,否则即使你在第29类注册了松仁,也挡不住别人用同样的名字做点心。
还有些企业玩得更远。比如推出松仁主题的文创礼盒、定制伴手礼,甚至开发松仁香薰、松仁精油等周边产品。这时候,可能就得涉及第3类日化用品、第21类家用器具甚至第16类印刷品、包装盒的注册。虽然这些看似跨界,但在品牌延伸战略中并不少见。像三只松鼠这样的品牌,早就把商标布局铺到了十多个类别,就是为了防止被人蹭流量。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很多人以为注册一个类别就够了,其实这是大忌。现实中,抢注、傍名牌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曾有企业注册小松仁在第29类,结果发现市场上早有人在第30类注册了小松人,发音几乎一样,包装风格也相似,消费者根本分不清。这种擦边球打法,让正规品牌防不胜防。
所以,正经做松仁生意的,建议至少注册三个核心类别:第29类食品坚果、第30类加工食品、第35类销售服务。如果有能力,还可以考虑第5类保健品,如松仁蛋白粉、第31类生鲜农产品等作为补充。这样既能全面保护品牌,也为未来产品线扩展留足空间。
当然,注册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使用和维护同样重要。商标不是一注永逸,需要持续使用,否则可能因连续三年未使用被撤销。同时,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要及时维权。现在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各地也设立了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企业完全可以借助这些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回到开头那个新闻事件,涉事企业后来吸取教训,一口气补报了五个类别的商标,并启动品牌升级计划。他们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觉得卖松仁就是个小吃生意,没想到品牌保护这么重要。现在明白了,名字就是资产,不能让人随便拿走。
一句话总结:松仁虽小,商标事大。别等到别人抢注了才后悔。想好好做品牌,从注册对类别开始,一步都不能少。
有帮助(182)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