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开面包店的朋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做的花式面包挺有特色的,名字也起得挺好听,那注册商标到底该选哪一类?这可不是随便填个类别就能搞定的事儿。搞错了类别,不仅白花钱,还可能被人抢注,到时候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反而用不了,那就太冤了。
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牵扯的是很多人对商标分类体系的不了解。咱们国家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一共45个大类,其中和食品相关的主要是第30类。而花式面包,说到底还是吃的,自然要从这一类里找答案。
先说总结:花式面包的商标注册,应首选第30类,具体小类是3006面包、糕点、甜点等制品。
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人会踩坑。比如有人觉得我这面包造型独特,还带包装,是不是得注册第21类餐具容器或者第35类广告销售?这种想法看似合理,实则本末倒置。商标的核心是保护你卖的产品本身,而不是包装或销售渠道。如果你主打的是花式面包这个产品,那第30类就是主战场。
举个例子,今年年初,杭州一家网红面包店云朵工坊就因为没及时注册第30类商标,结果发现市面上突然冒出好几家同名店铺,卖的还是类似的造型面包。虽然他们早在社交媒体上火了,但由于没注册核心类别,维权特别被动。后来花了将近半年时间走异议程序,才勉强保住品牌。这事在业内传开后,不少烘焙店主都开始重视起商标注册的问题。
还有人会问:那如果我还卖咖啡、轻食,甚至出周边产品,比如帆布包、杯子,要不要多注册几个类别?这就要看你的经营方向了。主次分明很重要。 花式面包是主业,第30类必须拿下;如果同时提供堂食服务,可以考虑注册第43类餐饮服务;要是做线上直播带货,第35类广告、电商销售也值得补充注册。至于杯子、T恤这类周边,属于品牌延伸,可以注册第21类或第25类,但优先级远不如第30类高。
这里还得提醒一点:花式面包四个字本身很难注册成功。 为什么?因为这是描述性词汇,直接说明了产品的特点,在商标审查中容易被认为缺乏显著性。换句话说,谁都能说自己卖的是花式面包,你不能垄断这个词。
那怎么办?得靠组合创新。比如玫瑰山谷花面包扭扭熊造型吐司这类名字,既有画面感又带有独创性,通过率就高得多。也可以走图形路线,设计一个独特的LOGO,配合文字一起注册,保护更全面。
另外,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在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从去年开始,申请人可以通过在线系统自助查询近似商标、提交申请,流程比以前快了不少。像浙江、广东这些 bakery烘焙产业集中的地区,甚至推出了小微企业商标护航计划,提供部分费用补贴。这对刚起步的小店来说是个利好。
当然,也别以为注册完就万事大吉。商标核准下来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注意使用规范。比如,有些店主图省事,注册的是横版LOGO,结果实际使用时改成竖版,字体颜色也变了,这在法律上可能被视为未按规定使用,一旦发生纠纷,会影响维权效果。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细节:国际分类虽然统一,但不同国家对面包的归类略有差异。 如果你未来有出海打算,比如把花式面包卖到日本或东南亚,最好提前了解当地分类规则。像日本就把部分冷冻烘焙食品划到了第31类,和生鲜放在一起,这就和国内不一样。
花式面包看似是门手艺活,但走到品牌化阶段,法律意识一点都不能少。选对类别,就像给自家产品穿上一层防护服。第30类是基本盘,其他类别根据业务拓展逐步补充,既不盲目铺摊子,也不留漏洞。
最后提一句,最近成都一家叫麦语森林的小店,就因为早早注册了第30类+第35类+第43类三件套,现在连锁店加盟谈得特别顺利。投资人一看商标布局完整,立马拍板。所以说,别觉得注册商标是小事,它其实是品牌能不能走得远的关键一步。面包做得再好看,名字再吸引人,没有商标保护,终究是替别人做嫁衣。
有帮助(32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