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品牌为王的时代,企业注册商标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公司不管做什么行业,都会不约而同地注册第35类商标?有人开奶茶店,注册了35类;有人做服装,也注册了35类;甚至连一些刚起步的小微企业,在咨询知识产权代理时,都被反复提醒:35类一定要注册!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这个类别真有这么玄乎?
其实,第35类商标之所以被众多企业视为标配,是因为它涵盖的服务和现代商业运营模式息息相关。根据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第35类主要包括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市场营销、线上零售等服务。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你在网上开店卖衣服,平台帮你推广、做促销活动、吸引顾客下单,这些行为本质上都属于第35类所覆盖的范畴。
近年来,随着电商和新零售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光有产品商标比如第25类的服装还不够,还得把怎么卖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2025年就有这样一起典型案例:某知名茶饮品牌因未及时注册第35类商标,结果被一家外地公司抢注,并反过来要求该品牌支付高额授权费,否则就不能在电商平台使用自己的品牌名进行推广。虽然最后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功,但过程耗时耗力,还影响了品牌形象。这件事在业内引起不小震动,也让不少企业开始重新审视35类商标的重要性。
再来看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现在谁还不刷短视频?不少企业通过抖音、快手做直播带货,或者请达人种草推广。这些营销行为,本质上就是第35类中的广告宣传和替他人推销。如果别人抢先注册了你在广告推广中使用的品牌名称或关键词,就有可能限制你在线上渠道的宣传自由。换句话说,你不注册,别人注册了,将来你花钱打广告,反而可能是在帮别人养品牌。
更有意思的是,第35类还涉及特许经营和加盟管理服务。对于那些打算走连锁化路线的企业来说,这一项尤为关键。比如一家火锅店想发展加盟商,就必须在第35类中拥有对应的权利,否则别人可以用同样的品牌名义去招商,你却无法阻止。2025年初,就有某地方小吃品牌因未注册35类,导致多个城市出现李鬼加盟店,不仅扰乱市场,还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正品,最终不得不花大力气整顿品牌秩序。
也许你会问:我就是个小店主,每天开门做生意,没搞什么线上推广,也没想开连锁,那我还用得着注册35类吗?答案是:还是建议注册。因为今天的商业环境变化太快,谁能保证明天不会尝试直播卖货、发朋友圈促销,或者跟社区团购平台合作?一旦你开始这些动作,就已经进入了第35类的服务范畴。与其等到被别人抢注后被动应对,不如提前布局,把风险掐灭在萌芽阶段。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第35类是很多平台入驻的隐形门槛。像天猫、京东这类电商平台,在商家入驻时往往会核查相关类别的商标资质。如果你连第35类都没有,可能会被质疑品牌完整性,甚至影响审核通过率。尤其是一些新兴的社交电商平台,对品牌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完整的商标布局,连流量扶持都拿不到。
当然,也有人觉得注册太多类别成本高,没必要过度防御。但现实是,商标注册费用并不算高,而一旦被抢注,后续的异议、无效宣告或诉讼成本可能是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更何况,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认品牌,企业要想走得远,就得从一开始就打好知识产权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得牢,楼才能盖得高。
说到底,注册第35类商标,不是为了马上用,而是为了防止别人卡脖子。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企业在广告、营销、电商、加盟等多个商业场景下的主动权。尤其是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品牌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谁掌握了品牌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先机。
所以,无论你是刚创业的小老板,还是已经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主,别再犹豫了。看看你的品牌名字,查查第35类是否已经稳稳落在自己名下。这一步,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决定你未来能不能安心做生意、放心打广告、大胆拓市场。
有帮助(51)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