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34 2382 8883
  • 0755 29301734

汽车服饰商标属于哪一类?

CHANHAICHANHAI2025年09月20日
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编号:323696
您好,关于汽车服饰商***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获取

最近,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与汽车相关的衍生品行业也悄然走红。尤其是汽车服饰这类产品,越来越受到车主和车迷的青睐。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不少品牌推出了印有汽车元素的T恤、帽子、卫衣,甚至还有联名款的限量版服饰?这些设计感十足的衣服不仅穿起来帅气,还能彰显车主对某个品牌的喜爱。但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商家想推出自己的汽车服饰品牌,注册商标时该归到哪一类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中国的商标分类体系。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共分为45个类别,其中1-34类是商品类,35-45类是服务类。而服装类商标,通常归属于第25类服装、鞋、帽。这一点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比如你开个服装店,卖T恤、裤子、外套,那注册第25类就没错。

汽车服饰商标属于哪一类?

但汽车服饰听起来有点特殊,它既跟汽车有关,又是穿在人身上的衣服。这时候就容易让人犯迷糊:是不是还得注册跟汽车相关的类别?比如第12类运输工具?或者第37类汽车维修保养?

其实,关键在于产品的本质用途。如果你卖的是印有某汽车品牌LOGO或车型图案的T恤、卫衣等日常穿着衣物,它的核心功能仍然是穿,而不是用在车上。所以,这种产品仍然属于第25类。举个例子,今年年初,某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就和一家潮流服饰品牌联名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卫衣和棒球帽,上线即售罄。虽然设计灵感来自汽车,但这些商品在商标注册上依然明确归类于第25类。

当然,这里也有个例外情况。假如你做的不是给人穿的衣服,而是给车穿的比如汽车罩、防晒车衣、定制款车衣套,这些属于保护车辆的配件,那就要归到第12类了。因为它们的功能是用于交通工具的防护,属于汽车用品范畴。去年就有媒体报道过,一家浙江企业因将车衣商标只注册在第25类,结果被同行抢注第12类并提起侵权诉讼,最后吃了亏。所以说,类别选错,风险可不小。

再进一步说,有些商家可能会想:我既卖汽车主题的T恤,又卖车内饰品,要不要多注册几个类别?答案是肯定的。商标保护讲究按类保护,哪怕名字一样,只要跨了类别,别人也可以合法使用。比如你在第25类注册了驰影商标做T恤,别人完全可以在第12类注册驰影做车载香水,互不冲突。对于想打造综合品牌的商家来说,跨类注册其实是必要的防御手段。

近年来跨界联名越来越普遍,也让汽车服饰的商业价值不断攀升。像某德系豪华品牌曾与知名运动潮牌合作,推出带有赛车元素的连帽衫,定价上千元仍被抢购;还有国产品牌在新车发布会同期推出限量服饰系列,作为粉丝福利。这些操作不仅增强了品牌的情感连接,也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而所有这些商业行为的背后,都离不开清晰的商标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也在加强对商标恶意抢注的监管。比如去年就通报了一批抢注热门车型名称或谐音词的案例,相关申请均被驳回。这说明,正当经营的品牌更应尽早注册商标,避免被蹭热度的人钻空子。

那么,普通创业者或小品牌该如何操作呢?建议第一步先确定产品主线。如果你主打的是人穿的汽车文化服饰,那就重点注册第25类,同时可以考虑在第18类箱包皮具、第35类电商销售、广告推广进行补充注册,形成基础保护网。如果未来计划拓展到车载用品,再逐步延伸到第12类。

总之,汽车服饰虽然听起来带汽车两个字,但本质上还是服饰,商标归属要看实际用途而非名称噱头。别被跨界二字绕晕了头脑,抓住产品本质,才能在商标布局上少走弯路。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情怀和个性买单,汽车主题服饰正迎来好时候。谁能在品牌和知识产权上提前布局,谁就更有可能在这波潮流中站稳脚跟。

您好,我是业务顾问-Bella

看完还有疑问?添加客服微信,获取详细的业务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上一篇

怎么查商标注册分类?

2025年09月20日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

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

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

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

宸海国际活动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李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电话

国内:+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

香港:+852 54848704

深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