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朋友圈里晒自家做的香肠,腊味飘香的季节一到,从南方的广式腊肠到北方的风干肠,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腌制、晾晒。这股自制香肠热不仅勾起了大家的味蕾记忆,也让一些想把香肠做成品牌的创业者开始琢磨:如果我想注册一个香肠品牌,该去哪个类别申请商标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涉及不少门道。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吃的,就归到食品类,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复杂。我们先来看个新闻2025年底,四川一家地方特色香肠企业因商标被抢注而陷入纠纷,原本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张家腊肠,发现线上平台已经有人抢先注册了相似名称的商标,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入驻电商平台。这件事提醒了不少中小食品从业者:品牌保护要趁早,而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该注册哪一类。
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标分类表,香肠这类产品主要归属于第29类。这一类涵盖的是加工过的肉类、鱼类、蛋类以及蔬菜制品等,具体包括香肠、腊肠、肉干、熏肉等。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产品是经过加工、包装、可长期保存的肉制品,那么第29类是必须注册的核心类别。
但别急,只注册第29类就够了吗?未必。举个例子,浙江有位创业者小李,去年推出了手工制作的低脂健康香肠,主打年轻人市场。他一开始只注册了第29类,结果后来发现有人用同样的名字开了家香肠主题餐厅,还在线上直播带货。虽然对方没卖同款产品,但消费者很容易混淆,品牌辨识度大打折扣。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别人开餐馆,属于餐饮服务,归第43类;直播带货属于广告销售,归第35类。如果当初小李能提前布局这些相关类别,就能有效避免品牌被蹭流量的尴尬。
所以,聪明的创业者往往会采用核心+防御的注册策略。核心类别当然是第29类,这是立足之本;防御类别则包括第35类广告、电商销售、第43类餐饮服务、甚至第30类如果搭配调料、蘸料出售的话。比如,有些香肠品牌会附赠秘制酱料包,那第30类里的调味品也得考虑进去。
再来看看行业趋势。近年来,预制菜市场爆发式增长,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研究显示,中式预制肉制品年增速超过20%,其中香肠类即食产品尤其受年轻上班族欢迎。这意味着,未来香肠不再只是年货或佐餐小菜,而是可能成为便捷正餐的一部分。一旦你的香肠品牌走向连锁化、标准化,甚至推出加热即食套餐,那第30类、第40类食品加工服务也可能变得重要起来。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包装和品牌调性。现在消费者买香肠,不只是看味道,更看重颜值和故事。比如,有的品牌把香肠包装成家乡味道礼盒,主打情感营销;有的则走国潮风,用插画讲述传统工艺。这时候,如果你的品牌名称或图形设计具有独特性,建议同步注册第16类包装纸、印刷品和第38类线上推广、信息传送,防止别人模仿包装误导消费者。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是个体户,就做点农家土香肠,也在集市上卖,有必要这么复杂吗?其实,哪怕你现在规模不大,只要打算长期经营、打造口碑,早点注册商标就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25年食品类商标申请量同比增长近15%,其中地方特色肉制品占比不小,竞争越来越激烈。你不注册,别人可能就抢注了。
最后提醒一点:商标注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注册成功后还要注意使用规范,定期续展,同时关注市场上是否有侵权行为。像前面提到的四川那家企业,后来通过异议程序维权,虽然最终拿回了品牌使用权,但过程耗时费力,还影响了市场拓展节奏。
总之,香肠虽小,品牌事大。注册商标选对类别,既是法律保护的第一步,也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家庭作坊还是创业新兵,别等到火了才想起护牌,好味道配上好品牌,才能走得更远。毕竟,谁不想让自家的香肠,香飘万里呢?
有帮助(276)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