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文创产品的朋友都在问一个问题:填色用的书本能不能注册商标?如果能,应该归到哪一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真要细究起来,还真得掰扯清楚。尤其随着解压经济和成人填色热的兴起,越来越多商家开始推出各种设计精美、主题丰富的填色书,像动物世界、古风建筑、禅意图案等等,销量还挺不错。这背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先说个最近的例子。今年初,某知名文创品牌推出了一套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填色画册,上线没多久就被另一家小公司仿制售卖,连封面设计都照搬不误。原品牌方虽然有版权登记,但在维权过程中发现,对方抢注了相关名称作为商标,导致他们在电商平台推广时反而被投诉侵权。这件事在业内引起不小讨论原来,很多人只关注了版权,却忽略了商标布局的重要性。
那么问题来了:填色用的书本,到底算什么?该往哪个类别去申请商标?
按照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图书类商品主要归在第16类。这一类涵盖的是纸张、印刷品、书籍、笔记本等传统文具出版物。具体来说,第16类中有明确条目:书籍;图画书;涂色书;填色书。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做实体填色书出版或销售的,注册商标首选就是第16类,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类别。
但别以为注册一个类别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的产品形态越来越多元,很多填色书已经不只是书那么简单。比如,有些品牌把填色书做成礼盒套装,里面除了书,还有彩铅、水彩笔、调色卡,甚至附赠线上视频教程。这时候,光注册第16类就不够用了。
举个例子,去年有个叫心绘时光的品牌,主打治愈系填色套装,结果因为没注册第1605群组里的绘画材料相关项目,被竞争对手钻了空子,在同类产品上使用相似名称销售配套画笔,消费者混淆严重。后来他们才意识到,彩铅、蜡笔这些工具属于第16类中的文具用品,也得覆盖到。
再进一步想,现在很多填色书都配套开发了APP,用户可以扫描页面生成电子版继续创作,还能分享作品到社区。这种情况下,就得考虑第9类包括可下载的软件、手机应用、电子出版物等。如果不提前布局,别人把名字抢注在APP类别上,你开发了配套软件也会受限。
更复杂的是服务类。假如你不仅卖书,还办线下填色工作坊、开线上课程,那还得看看第41类教育、培训、文娱活动服务。像某某填色课堂心灵涂鸦营这类品牌名,如果用于教学服务,就必须在第41类注册,否则别人拿去办培训班你也管不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是不是要把所有相关的类别都注册一遍?理论上是越全越好,但现实是成本问题。对于初创团队或个体创作者来说,建议优先保住核心三类:第16类书本身、第9类电子化延伸、第41类教育培训。这三个类别基本能覆盖大多数商业模式的发展路径。
另外提醒一点:起名字也有讲究。曾经有位设计师想把自己的手绘填色系列命名为Color Me Happy,一听就很适合心理疗愈方向。但一查商标数据库,发现早有人在第16类注册了近似英文名,最后只能改名重新设计LOGO,白白耽误两个月时间。所以,在定品牌名之前,务必做足商标检索功课,避免踩雷。
其实,不只是填色书,整个文创行业这几年都面临类似的知识产权挑战。随着大众对精神消费的需求提升,像手账本、拼图、DIY手工包这类产品也越来越火。谁能在品牌建设初期就把商标规划做好,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回到最初的问题:填色用书本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答案很明确主类别是第16类,但根据实际业务拓展情况,往往需要多类别联合布局。它不再只是一本书的事,而是一个品牌生态的起点。
说到底,一本小小的填色书,背后藏着的可是大大的商业逻辑。用心创作固然重要,但懂得保护自己的名字,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毕竟,谁都不想辛辛苦苦做出的品牌,最后成了别人的嫁衣裳。
有帮助(123)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