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打算开一家小型精品旅馆,选址在江南一个风景宜人的古镇。装修风格定下来了,名字也想好了,叫栖云小筑,听起来既有诗意又让人感到放松。可就在准备正式开业前,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这名字得注册商标,不然以后别人用了可怎么办?于是他开始琢磨,旅馆的商标到底该注册哪一类?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少人还真不太清楚。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品牌,从吃的到穿的,从电子产品到服务行业,几乎都有自己的注册商标。但具体到像旅馆、民宿这类住宿服务,很多人以为随便找个类别填上就行,结果可能白花了钱,还起不到保护作用。
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尼斯分类,商标是按类别来注册的。目前总共有45个大类,其中第43类专门涵盖了提供食物和饮料服务;临时住宿。也就是说,如果你开的是旅馆、酒店、民宿、客栈这类提供过夜服务的地方,核心注册类别就是第43类。
举个例子,今年年初,杭州一家连锁设计酒店山语间就因为未及时在第43类注册商标,被外地一家同名小旅馆抢先注册,虽然最终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功,但过程耗时耗力。这件事在当地旅游圈还引起了一些讨论,也让不少从业者意识到商标布局的重要性。
不过,只注册第43类就够了吗?其实未必。现在很多旅馆不再只是提供住宿,而是延伸出更多配套服务。比如有的旅馆自带咖啡馆、书吧,甚至还有小型SPA或瑜伽课程。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注册第43类,其他业务可能就得不到保护。
比如说,你旅馆里有个招牌咖啡馆,每天自制手冲咖啡供客人享用,甚至还能外带销售。这时候,你就得考虑第30类包括咖啡、茶、糕点等食品。如果不注册这一类,别人拿你的品牌名去卖咖啡,你很难维权。再比如,有些高端民宿会推出自家品牌的香薰、洗护用品作为伴手礼,这就涉及第3类日化用品;如果还做线上销售,那第35类广告、电商、零售服务也得跟上。
最近江苏一家网红民宿半山集就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布局。他们不仅注册了第43类,还同步申请了第30类特色茶饮、第3类定制沐浴产品和第35类线上预订平台运营。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做品牌,不能只想着眼前这一间房,得把整个体验链条都保护起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旅居康养概念的兴起,很多旅馆也开始向长期居住、健康管理方向转型。比如云南大理一些民宿推出了一个月慢生活套餐,包含住宿、三餐、冥想课程和本地文化体验。这种模式已经超出了传统住宿范畴,更接近一种生活方式服务。在商标规划时,也可以考虑第41类教育、培训、娱乐服务或第44类医疗、园艺、美容服务,以防未来业务扩展时出现品牌被抢注的风险。
当然,注册商标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除了选对类别,还得注意使用规范。有些经营者以为注册完就万事大吉,结果几年没实际使用,商标反而被他人以连续三年未使用为由提出撤销。所以,一旦注册成功,就要在经营中实实在在地用起来,比如在门头、宣传册、预订平台、发票等地方展示商标标识,保留使用证据。
回到开头那位朋友,栖云小筑最后选择了第43类为核心,同时加注第35类和第30类,既保障了主营业务,也为未来可能的餐饮衍生品留了空间。他还特意查了同类名称是否已被注册,避免日后纠纷。
说到底,开旅馆不只是拼装修、拼地段,品牌建设同样重要。一个名字,承载的是客人的记忆和信任。提前把商标这事理清楚,既是对自己心血的保护,也是对长远发展的负责。如今游客越来越看重品牌调性和一致性,与其等到被人模仿才后悔,不如一开始就打好基础。毕竟,谁不希望自家的小院,能在别人的回忆里留下一个温暖的名字呢?
有帮助(28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