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健腹轮又火了一把。不少健身博主晒出自己用健腹轮练出马甲线的对比照,评论区里清一色地问:“这健腹轮在哪买的?”“哪个牌子好?”“是不是智商税?”其实,除了这些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像“健腹轮”这样的产品,背后还藏着不少商业门道比如,它该注册在哪个商标类别?
先说说健腹轮是什么。简单讲,就是一种用来锻炼腹部肌肉的小型健身器材,通常由两个轮子和中间的手柄组成,使用者跪在地上,双手握住手柄前后滚动,靠核心力量控制身体平衡。别看它结构简单,用起来可不轻松,一个动作下来,腰腹酸得直不起身,堪称“虐腹神器”。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人想自己做一款健腹轮,起个响亮的名字,比如“铁牛轮”“燃腹侠”,第一步该做什么?答案是:注册商标。而注册商标,就得先搞清楚它属于哪一类。
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标分类表”,健腹轮这类产品主要归在第28类健身器材、体育用品及玩具。这一类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哑铃、跳绳、瑜伽垫、跑步机,当然也包括健腹轮。所以,如果你打算推出自己的健腹轮品牌,第28类是必须注册的核心类别。
不过,光注册第28类就够了吗?未必。现在做品牌讲究的是全方位保护。比如,有些商家还会在第35类广告销售、第9类电子设备,比如带计数功能的智能健腹轮甚至第44类健身指导服务上同步申请商标。毕竟,万一以后开发APP配套使用,或者开线下健身课程,提前布局能避免日后被别人抢注的风险。
说到这儿,不妨提一下最近的一个新闻案例。2025年底,浙江一家健身器材公司因为自家主打的“旋风腹轮”被另一家企业在电商平台以相似名称销售,打起了商标侵权官司。法院最终判决的关键依据之一,就是双方是否在同一商标类别下拥有合法权利。这个案子也给很多创业者提了个醒:别觉得小产品就不用重视知识产权,等火了再注册,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其实,不只是健腹轮,整个家用健身器材市场这几年都在升温。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家锻炼,像划船机、椭圆机、弹力带这些原本冷门的产品,现在都成了电商热销品。据2025年中国运动健康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家用小型健身器材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5%,其中便携式训练工具增速最快,健腹轮正是其中的代表品类。
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光有产品不够,还得有品牌辨识度。这时候,一个注册完善的商标就成了护身符。举个例子,市面上有些健腹轮包装上印着“专利设计”“独家研发”,虽然不一定全是真专利,但至少说明厂商在品牌形象上下了功夫。而这些努力的前提,就是先把商标类别搞明白,早点把名字“占住”。
当然,普通消费者可能不太关心商标分类,他们更在意的是:这玩意儿到底有没有用?值不值得买?从实际体验来看,健腹轮对核心肌群的刺激确实明显,尤其是练下腹部和侧腹时,效果比仰卧起坐更直接。但前提是动作标准,否则容易伤到腰椎。不少健身教练建议初学者先从跪姿小幅滚动开始,配合平板支撑打好基础,别一上来就想挑战高难度。
另外,现在市面上的健腹轮也越做越“卷”。单轮、双轮、加宽轮、带阻力弹簧的、配护膝垫的……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还接入蓝牙,能通过手机APP记录滚动次数和轨迹。这种智能化趋势,也让健腹轮不再只是“土味健身神器”,而是逐渐融入现代人的健康管理生态。
说到底,健腹轮虽小,背后的门道却不简单。从产品研发到品牌建设,再到商标布局,每一步都关系着一个产品的生命力。下次当你在直播间下单一款“爆款健腹轮”时,或许可以多看一眼包装上的品牌信息说不定,那个名字背后,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商业逻辑。
而对那些想入局的创业者来说,别光盯着功能和外观,先去查查商标分类表,把第28类稳稳拿下,才是迈出品牌之路的第一步。
有帮助(5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