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在筹备创业时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我在美国注册公司,能不能直接用中文名字?”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毕竟,美国是英语国家,公司注册信息也基本以英文为主。但随着华人创业者越来越多,跨境电商、文化传播、科技合作日益频繁,这个问题其实越来越有现实意义。
简单来说,美国的公司注册名原则上要求使用英文字母,也就是说,在州提交注册文件比如Articles of Organization或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时,必须填写一个符合当地法律规范的英文名称。这是大多数州,如特拉华州、加利福尼亚州、怀俄明州等的基本规定。你不能直接把“李氏科技有限公司”这几个汉字填进官方表格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文名字就完全没机会出现在美国公司的“身份”中。实际上,很多华人企业采取了一种灵活又实用的做法:注册一个英文名,同时申请一个“中文商号”作为品牌使用。
举个例子,2025年有一家在加州成立的跨境电商公司,正式注册名为“Dragon Rise Trading LLC”,但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它一直使用中文名“腾龙贸易”。这种操作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面向华人市场或主打东方文化产品的公司中。它们虽然法律上的名字是英文,但品牌传播却可以完全走中文路线。
更进一步说,美国允许企业注册“假名”Fictitious Name,也叫“营业名”Doing Business As, 简称DBA。通过申请DBA,公司可以在银行开户、签合同、打广告时使用不同于注册名的品牌名称。这就为中文名字的合法使用打开了后门。比如,一家注册为“Golden Lotus Inc.”的公司,完全可以合法地以“金莲餐饮”这个名字经营餐馆,并在招牌、菜单、宣传材料上使用中文。
最近也有新闻佐证这一点。据洛杉矶时报2025年初的一篇报道,旧金山唐人街不少新成立的小型企业都采用了“双轨命名”策略在州备案英文名的同时,向市申请中文招牌许可。当地为了方便社区管理,甚至开始接受中文名称的备案登记,尽管这些名字不具法律主体地位,但在本地商业生态中已被广泛认可。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也支持中文商标注册。只要你能证明该中文名称具有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就可以申请商标保护。比如,“小米”“华为”这些中国品牌在美国都有注册的中文商标。这也从侧面说明,中文在美商业环境中的存在感正在增强。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一点:即便你能用中文做品牌,在正式法律文件、税务申报、银行往来中,仍需以注册的英文名为准。如果只图方便随便写个拼音或直译名字,后期可能引发混淆,甚至影响融资、合作或知识产权纠纷。曾有创业者因公司注册名与实际运营名差距太大,导致投资方在尽职调查时产生疑虑,差点耽误了融资进程。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中文名字的翻译要讲究。不是所有直译都合适。比如“老张烧烤”如果译成“Old Zhang BBQ”,在美国语境中可能显得不够专业;而换成“Zhang’s Smokehouse”或“Grandma Zhang’s Grill”,反而更容易被本地消费者接受。反过来,有些公司会专门为中文名设计意境相符的英文名,形成品牌联动。这种跨语言的品牌策略,正成为中美之间商业交流的一种新趋势。
归根结底,美国公司注册不能直接用中文名字,但这不妨碍你用中文打造品牌形象。关键是要理清“法律名称”和“商业名称”的区别。前者是骨架,决定公司的法律身份;后者是血肉,承载品牌的温度与记忆。
如今,在纽约的华人创业孵化中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如何在合规框架下玩转双语命名。他们既尊重美国的制度规则,也不愿丢掉自己的文化底色。一个英文注册名背后,往往藏着一段乡音未改的故事。
就像那位朋友最后决定的:他把公司注册为“Horizon Bridge Solutions Inc.”,寓意连接东西方的桥梁,而在官网上,醒目的中文名字写着“天际通途”。他说,客户第一眼看到中文,就知道这家公司懂他们的需求。
有帮助(16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