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创业开了一家文创小铺,主打手账周边和办公文具,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她亲自设计的几款造型独特的打孔器。有小动物形状的,还有节日主题的限量款,年轻人特别喜欢。不过前几天她跟我吐槽,说有人仿制她的设计,还在电商平台低价销售,连包装都抄得一模一样。她这才意识到,光有创意还不够,还得赶紧把自己的品牌“护”起来比如注册商标。
这让我想到一个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问题:像打孔器这样的产品,如果想注册商标,到底该选哪一类?
其实别看打孔器小小的不起眼,它在商标分类里可是有明确归属的。根据中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斯分类”,打孔器属于第16类,具体是1605群组,涵盖“办公或家用订书机、打孔器、削铅笔器等文具”。也就是说,如果你生产、销售的是手动打孔器、活页打孔器、桌面打孔机这类产品,注册商标时就得优先考虑第16类。
这个分类可不是随便定的。第16类主要包含纸张、印刷品、办公用品以及各种文具。像笔记本、信封、胶水、剪刀这些日常办公用的东西,都在这一类。打孔器作为整理文件、制作活页册的常用工具,自然也被划归其中。举个例子,今年初有家浙江的文具企业想推出一款可替换模具的多功能打孔器,他们申请商标时就精准选择了第16类,并成功获批。这也说明,只要归类准确,审批流程是很顺畅的。
当然,现实情况往往更复杂。现在不少打孔器已经不单纯是“文具”了。比如有些设计师款打孔器,外形做成猫爪、星星、樱花等可爱造型,主打女性消费市场;还有一些电动打孔机,功率大、效率高,常用于小型印刷店或装订公司。这时候,光注册第16类可能就不够了。
比如说,如果你的产品带有电子元件,属于电动打孔设备,那还可能涉及到第7类机械设备。而如果打孔器是作为某种工艺套装的一部分,比如搭配手工材料包一起卖,那第28类玩具、游戏器具也可能需要考虑。更有甚者,要是你顺便开了线上课程教人怎么用打孔器做手账,那第41类教育、培训服务也得提前布局。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趋势:随着消费升级和产品跨界,单一类别注册越来越不够用了。就像前阵子媒体报道的某国潮文具品牌,一开始只注册了第16类,后来发现自己的IP形象被用在盲盒、贴纸上,才意识到还得补注第28类和第16类的美术作品相关子项。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有同行抢注了相似标识,维权起来特别被动。
所以建议创业者,尤其是做文创、轻工产品的,注册商标时别图省事。可以先以核心产品为主选择主类别,比如打孔器就首选第16类,然后再根据延伸场景考虑防御性注册。哪怕暂时不用,先把名字“占住”,避免日后被别人钻空子。
另外提醒一点,商标名称最好别直接叫“XX打孔器”,因为这类通用名称很难通过审查。不妨起个有记忆点的品牌名,比如“戳趣”“纸间印”之类的,既体现功能又带点情感色彩,更容易注册成功,也利于传播。
话说回来,商标注册只是品牌保护的第一步。真正让一个产品立得住的,还是品质和创意。就像我那位朋友,现在不仅把商标注册了,还申请了外观专利,连包装设计都做了版权登记。她说:“不怕别人模仿,就怕自己没底线。”这话挺实在。
市场上从来不缺小玩意儿,缺的是用心做产品的匠气。打孔器虽小,也能打出一片天地。
有帮助(72)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