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农产品加工或者小本创业的朋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想拿自家产的玉米磨成粉卖出去,还打算注册个商标,可这商标到底该归到哪一类?听起来是个小事,其实这里面门道不少。尤其现在农村电商、短视频带货越来越火,很多人把家乡的土特产包装一新,挂上品牌卖到全国各地,玉米粉这种看似普通的食品,也悄悄成了“网红”产品。但要想长久做下去,商标注册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先说说玉米粉本身。它是由玉米经过脱皮、研磨等工序制成的粉末状食品,可以用来做窝头、煎饼、玉米粥,甚至还能加入面粉里改善口感。在日常饮食中,它属于粗粮的一种,近年来因为健康饮食风潮兴起,越来越受欢迎。像云南的包谷粑粑、东北的玉米馇子,背后都离不开玉米粉这个基础原料。所以,从用途上看,它明显属于食品大类。
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商标分类表”,食品类主要集中在第29类和第30类。那玉米粉到底该选哪一类呢?
咱们先看第29类。这一类主要包括腌制、干制、煮熟的蔬菜、水果、坚果,还有肉类、蛋类、奶制品等。比如咸菜、果酱、肉松这些都归在这里。而玉米粉如果是未经烹煮、仅作原材料出售的初级农产品,通常不会放在这一类。虽然有些加工过的玉米制品,比如膨化玉米粒或调味玉米脆片,可能会涉及第29类,但纯玉米粉一般不在此列。
再来看第30类,这才是玉米粉最合适的归属。第30类涵盖的是日常主食和调味品,比如面粉、米、面条、面包、糕点、蜂蜜、调味料等等。其中明确提到了“面粉”和“谷类制品”,而玉米粉作为一种由谷物研磨而成的粉状主食原料,正属于这个范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商标分类指引中也指出,未加工程度较高的谷物粉,如小米粉、荞麦粉、玉米粉等,应归入第30类。
举个例子,去年山东一位农户创办了“金穗坊”品牌,主打原生态石磨玉米粉,通过直播带货打开了销路。他在申请商标时就选择了第30类,顺利获批。后来他还扩展注册了同品牌的杂粮组合包装,也都基于同一类别,避免了后续侵权风险。
不过这里得提醒一句:如果你的玉米粉是作为速食产品出售,比如已经调配好比例、只需冲水即食的玉米糊,或者加入了其他营养成分的功能性食品,那可能还需要考虑第32类饮料或第5类药品、医用营养品。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大多数家庭作坊或小型加工厂生产的普通玉米粉,还是以第30类为主。
另外,有些人会疑惑:“我卖的是农产品,是不是不用注册商标?”其实不然。哪怕你是从自家地里种的玉米磨的粉,一旦贴牌销售,就有了品牌属性。注册商标不仅能防止别人冒用你的名字,还能提升消费者信任感。现在电商平台对品牌资质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注册商标的产品,连上架都可能受限。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光注册类别还不够,还得查重名。你想到的名字,很可能已经被别人注册了。比如“老玉米”“乡味浓”这类通俗叫法,在第30类里重复率极高。建议起名时尽量独特些,结合地域特色或个人故事,比如“坝上金磨”“ grandma’s cornmeal”之类的中英文组合,既好记又容易通过审核。
说到这儿,不妨看看最近的趋势。据媒体报道,2025年以来,农产品商标注册量同比增长近三成,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杂粮、粉类食品。不少地方也在鼓励农户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这也说明,哪怕是像玉米粉这样传统的食物,只要用心经营,也能走出一条品牌化之路。
总之,想给玉米粉注册商标,首选第30类方便食品及相关谷物制品。别嫌麻烦,前期多花点时间了解规则,后期才能少走弯路。毕竟,好产品配上好名字,才更容易被人记住。谁说一袋玉米粉就不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呢?
有帮助(9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