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刷手机时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些熟悉的字眼频繁出现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软件上,比如“头条优选”“头条好物”之类的名称。这些名字听起来和大家熟知的“今日头条”似乎有点关联,但实际上背后涉及的是一个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商标分类。特别是最近有新闻提到某公司申请“头条”相关商标被驳回,引发了关于品牌保护和商标注册的讨论。这其中,就绕不开一个关键词:第25类商标。
那“头条”商标如果注册在第25类,到底包含哪些呢?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话题。
首先得明白,商标不是随便起个名字就能用的。国家对商标实行分类管理,一共分为45个类别,第25类专门管的是“服装、鞋、帽”这三大类。也就是说,不管你是想开个潮牌卖T恤,还是做运动鞋品牌,甚至只是想设计一顶有个性的帽子,只要涉及到穿在身上的东西,基本都归到这一类里。
所以,如果有人想注册“头条”这个商标用于服装类产品,那申请的就是第25类。举个例子,假设你开了个网店,主打“头条同款卫衣”,或者推出“头条联名运动鞋”,那你就必须确保“头条”这个名称在第25类上是你可以合法使用的。否则,一旦别人已经注册了,你就可能面临侵权风险。
其实这类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前几年就有个挺火的例子:某网红品牌想推一款印着“某某日记”的T恤,结果发现“日记”两个字早在多年前就被另一家公司注册在第25类上了,最后不得不改名重新设计,白白耽误了上市时间。这也提醒我们,起名字不能光图顺口,还得查清楚“地盘”有没有被人占了。
再回到“头条”这个词。它原本是个媒体领域的高频词,最早因“今日头条”这款新闻App而深入人心。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的母公司也早早开始了全类别商标布局,几乎把“头条”在所有45个类别上都做了防御性注册,其中自然包括第25类。这意味着,哪怕你只是想做个叫“今日头条袜子”的小众品牌,也可能因为商标冲突而无法通过审核。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带“头条”字样的都不能用。商标审查还有一个原则叫“显著性”和“混淆可能性”。如果你能证明你的品牌不会让消费者误以为和“今日头条”有关联,比如字体、设计风格完全不同,使用场景也不重叠,那还是有可能获批的。但这条路走起来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大公司的知识产权团队时,小创业者往往处于劣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个人和初创品牌开始重视商标注册。企查查数据显示,2025年全年与服饰相关的商标申请量同比增长超过18%,其中不乏大量围绕网络热词、流行语进行创意命名的案例。但与此同时,因盲目跟风导致的商标驳回率也在上升。很多申请人只看到了“爆款潜力”,却忽略了前期的检索和规划,结果钱花了,牌子却落不了地。
所以说,注册商标特别是像第25类这种贴近大众消费的类别,真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除了考虑名字好不好记、有没有传播力,更得查清楚前有没有人“踩过坑”。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已经开放了免费查询通道,花十分钟搜一下,说不定就能避开一场潜在的法律纠纷。
当然,也不是每个想用“头条”这个词的人都冲着蹭热度去的。有些人可能是真心觉得这两个字简洁有力,适合表达品牌态度。但现实就是,商业世界里的“先来后到”规则很明确谁先注册,谁就拥有优先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哪怕暂时用不上某个类别,也会提前注册,防止日后被抢注。
说到底,“头条”能不能用,不在于它多响亮,而在于它落在哪个“地界”上。第25类看似只是衣服鞋子帽子,但它连接的是消费者的日常穿着选择,背后是一整套品牌形象的建立过程。名字是门面,但门面能不能立得住,还得看背后的功夫扎不扎实。
所以啊,不管是想创业的年轻人,还是正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设计师,与其纠结一个热门词汇能不能用,不如静下心来琢磨怎么让自己的品牌真正有辨识度。毕竟,真正的“头条”,从来都不是靠名字抢来的,而是靠产品和服务一点点拼出来的。
有帮助(87)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