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咨询关于香港公司注册后几年没做年审还能不能继续使用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内地创业者选择在香港设立公司,无论是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国际贸易,还是用于品牌包装和税务规划,香港公司都因其便利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化的形象受到青睐。但很多人在注册完公司后,由于业务未实际开展或暂时搁置,就忽略了后续的维护工作,尤其是年审这一关键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家香港公司注册后好几年都没做年审,它还能正常使用吗?又会面临哪些后果?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年审”。在香港,公司年审并不是指财务审计,而是指每年向香港公司注册处Companies Registry提交周年申报表Annual Return,并缴纳相应的费用。这项工作通常在公司成立的周年日之后的42天内完成。同时,公司还需要续缴商业登记证Business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的费用,这个证件相当于公司的“营业执照”,每年都要更新一次。
也就是说,即使公司没有实际运营、账户里一分钱没有、也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只要这家公司还“活着”,就必须按时完成年审和商业登记续期。
那如果几年都没做年审,公司还能用吗?
答案是:理论上公司仍然存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已经“瘫痪”了。换句话说,公司虽然在注册处的系统里还没被注销,但它已经失去了合法运作的资格。比如你想开银行账户,银行一查发现你公司多年未年审,基本不会受理;想签合同、开发票,也会因为公司状态异常而受阻;更别提将来如果想转让股权或注销公司,手续会变得异常复杂。
而且,不年审的后果可不只是“用不了”那么简单,还会带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风险和成本。
首先,会产生高额罚款。根据香港公司条例,逾期提交周年申报表会产生阶梯式罚款。比如逾期不超过42天,罚款870港元;超过42天但不超过3个月,罚款1740港元;最长拖到超过9个月,罚款直接飙升到3480港元。如果是长期不处理,罚款会越滚越多。
其次,公司董事可能会被起诉。香港公司注册处有权对长期不合规的公司及其董事采取法律行动。一旦被检控,董事不仅可能被法院罚款,还可能留下不良记录,影响今后在其他地区的商业活动,甚至影响个人签证申请。
再者,公司有可能被强制除名。如果一家公司连续多年未提交年报、未缴商业登记费,也无人回应注册处的查询信件,公司注册处有权将其从公司登记册中剔除。一旦被除名,公司即视为解散,资产归于,恢复起来非常麻烦,需要走司法程序申请复名,耗时耗力还花钱。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税务风险。虽然香港实行的是地域来源征税原则,没利润就不征利得税,但税务局依然要求公司按时提交报税表。哪怕零申报,也得走流程。如果公司多年未年审,往往也伴随着税务申报的中断,这会让税务局产生怀疑,进而可能发起调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近就有新闻报道,某内地老板五年前注册了一家香港公司,当时打算做跨境电商,后来项目搁浅就没再管。结果今年想重启业务时,发现公司已被罚款累计上万港元,商业登记证过期,银行账户也被冻结。他不得不花几千块请专业机构帮忙补办年审、缴纳罚款,才勉强把公司“救”回来。
所以说,哪怕公司暂时不用,也不能放任不管。正确的做法是:要么按时年审,维持公司正常状态;要么在不需要时及时做“零申报”并缴纳年费;实在不想用了,就干脆申请自愿清盘或 deregister撤销注册,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当然,如果你发现公司已经多年未年审,也别慌。只要还没被强制除名,通常还是可以补办的。找一家靠谱的秘书公司协助处理,补交历年费用和罚款,一般都能恢复正常状态。只是越拖越贵,建议尽早解决。
总之,注册公司只是第一步,后续的维护同样重要。就像买车不仅要上牌,还得年检、买保险、加油保养,公司也是一样。别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证件过期”,那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有帮助(162)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