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在新加坡注册公司的朋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公司每年都得做审计吗?是不是所有企业都逃不过这一关?尤其是在疫情后经济复苏、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显得格外实际。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新加坡公司年度审计,到底是不是必须的?哪些情况可以豁免?又有哪些坑要避开?
先说总结:不是每家公司都必须做年度审计。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外?但事实确实如此。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对小型公司提供了审计豁免政策,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不用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来做审计。
那什么样的公司算“小型公司”呢?根据新加坡公司法的规定,一家公司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享受审计豁免:
1. 年收入不超过1000万新元;
2. 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新元;
3. 员工人数不超过50人。
注意,这里说的是“同时满足”,少一个都不行。比如你公司去年赚了900万新元,但资产有1200万,那不好意思,还是得做审计。另外,这个标准是按财年计算的,每年都要重新评估一次。
还有一个关键点:即使你是私人有限公司Private Limited Company,也得看是否符合豁免条件。 很多人以为小公司天然不用审计,其实这是个误区。以前政策更严格,几乎所有公司都得审计,但从2015年起,新加坡为了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才推出了这项豁免政策。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公司符合豁免条件,是不是就可以完全不管账了?当然不是!审计可以不做,但记账和报税一样都不能少。每年还是要准备财务报表,提交给ACRA,并且按时向税务局IRAS报税。财务记录必须真实、完整,随时备查。一旦被抽查发现账目混乱,轻则罚款,重则影响董事信誉,甚至可能被吊销执照。
再来看看最近的动态。2025年底,ACRA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有超过1.2万家公司因未按时提交年度财务报表而受到处罚。其中不少是误以为“审计豁免=什么都不用做”的小微企业。这说明,很多人对政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认知。
另外,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新加坡也在推动企业使用合规的会计软件。比如Xero、QuickBooks这类云财务工具,不仅能自动分类收支,还能生成符合ACRA要求的财务报表。这对小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既节省人力成本,又降低出错概率。
那么,哪些公司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审计的?主要有三类:
第一,上市公司。这个不用多说,公众公司涉及投资者利益,透明度要求高,审计是标配。
第二,金融机构,比如持牌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这类企业资金流动大,风险高,监管自然更严。
第三,不符合小型公司标准的私人企业。比如一些发展较快的初创公司,虽然还没上市,但年收入已经突破千万,这种就必须请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你公司目前符合豁免条件,但如果股东或董事会主动要求审计,那也得做。比如有些外资母公司要求其新加坡子公司每年提供经审计的财报,这就属于内部治理需求,不受豁免政策影响。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情况:公司清算或转让股权时,往往需要提供审计报告。这时候如果平时没做好账,临时补救成本很高,甚至会影响交易进度。所以,哪怕现在不用审计,保持规范记账也是明智之举。
那如果决定要做审计,该怎么选会计师事务所?建议优先考虑ACRA注册的公共会计师Public Accountant,查看他们是否有处理同类行业企业的经验。费用方面,一般从几百到几千新元不等,取决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别一味图便宜,毕竟审计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合规安全。
最后提醒一点:政策是会变的。虽然目前豁免门槛是1000万新元,但未来如果经济形势变化,监管加强,标准可能会调整。企业主最好养成定期关注ACRA官网更新的习惯,或者委托专业秘书公司协助管理合规事项。
新加坡公司年度审计并非“一刀切”的强制要求,而是根据企业规模和性质灵活执行。理解规则、用好政策,既能合规经营,又能合理减负。关键是要分清“可以不做”和“完全不管”的区别。账可以自己记,报表可以自己出,但责任始终在董事肩上。
做生意,图的是长远。省小钱可以,踩红线不行。把基础打牢,才能走得更稳。
有帮助(139)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