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用小电器市场又掀起了一波热潮。尤其是像冷热柔巾机这种主打“贴心护理”的智能设备,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卫生间和婴儿房。不少宝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使用体验:“冬天给宝宝擦脸再也不怕毛巾冰凉刺骨了”“一键加热,几秒出温热湿巾,太方便了”。随着需求上升,一些创业者也开始关注起这个细分领域有人想做品牌,有人打算代理产品,而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冷热柔巾机商标注册该选哪一类?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明白商标分类是怎么回事。我国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斯分类”,一共45大类,涵盖了从食品、服装到科技产品、服务项目等方方面面。注册商标时,必须根据产品的功能、用途和行业属性,选择对应的类别,否则后期可能面临维权难、被抢注等问题。
那冷热柔巾机到底属于哪一类呢?表面上看,它是个能加热或制冷的小机器,带点“家电”味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去第11类照明、加热、蒸汽发生、烹饪、冷藏这类。没错,这一类确实包括电暖器、电热水器、冷风机等等。但关键在于,冷热柔巾机的核心功能并不是单纯加热或制冷,而是通过温控系统处理柔巾即湿巾或干巾,实现清洁护理的目的。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重点:它的使用场景多与母婴护理、个人清洁相关。比如很多产品主打“宝宝洗脸”“产后护理”“敏感肌专用”,这些都指向了日用护理用品的范畴。除了第11类,第10类也值得重点关注。第10类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和卫生护理器械,比如奶瓶消毒器、电子体温计、电动牙刷等。虽然冷热柔巾机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医疗器械,但因为它涉及皮肤接触、清洁护理功能,且部分产品宣传中强调“抑菌”“恒温呵护”,在实际审查中,有可能被归入这一类。
还不能忽视第3类化妆品、清洁制剂。虽然这看起来像是卖洗面奶、洗手液的类别,但其实湿巾、柔巾这类消耗品,尤其是带有护肤成分的湿巾,常常注册在第3类。如果你的品牌不仅卖机器,还配套销售专用柔巾或湿巾耗材,那就必须把第3类纳入保护范围,避免别人蹭着你的机器卖“适配耗材”,分走利润。
举个例子,今年初某新兴品牌“柔温家”就吃过这个亏。他们只注册了第11类,结果市面上很快出现了第三方生产的“通用型柔巾包”,打着“适配XX机型”的旗号低价销售。由于耗材本身没被商标保护,品牌方很难从知识产权角度维权,最后只能靠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来维持口碑,白白丢了耗材市场的红利。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多类布局”。一般来说,冷热柔巾机的核心注册类别应包括:
- 第11类:覆盖加热、制冷设备,确保机器本身的电器属性得到保护;
- 第10类:突出其护理功能,尤其是在母婴、健康护理场景下的应用;
- 第3类:如果涉及配套耗材,如含精华液的柔巾、可替换湿巾包,必须注册;
- 第35类: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第35类管的是“广告、销售、电商平台上的零售服务”。现在大多数品牌都走线上销售,如果你要在天猫、京东开店,或者做品牌推广,这一类也得注册,不然别人抢注了你的品牌名做店铺,你反而告不了他。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最近的一则新闻: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今年6月发布提醒,称智能家居类小家电的商标抢注现象有所抬头,特别是像柔巾机、鼻毛修剪器、便携式冲牙器这类“细分+实用”的产品,往往因为创业者初期忽视商标布局,导致后期品牌升级受阻。有的甚至花几十万去回购自己原本该注册的商标,得不偿失。
其实,不只是冷热柔巾机,现在很多新消费产品都面临类似的挑战。比如前几年火起来的“饮水机伴侣”“桌面吸尘器”,一开始都被当成普通小家电,结果后来发现核心价值其实在使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上,归类不当就会留下隐患。
冷热柔巾机看似是个简单的小家电,但在商标注册这件事上,真不能图省事。选对类别,等于给品牌穿上“防护服”。尤其是打算长期经营、做自主品牌的朋友,建议一开始就做好全类排查,至少把第3、10、11、35类拿下,有条件还可以考虑第7类机械设备、第9类电子产品作为补充防御。
毕竟,现在消费者越来越认品牌,一个名字叫得响、保护到位的产品,才更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别等到火了才发现商标被人抢了,那时候再改名换标,损失的可就不只是钱了。
有帮助(24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