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中国卖家开始把目光转向东南亚市场,尤其是新加坡。这个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小国,不仅经济发达、法治健全,还因其稳定的环境和开放的商业政策,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落脚点。在这一趋势下,“自雇EP”和“PIC投资移民”这两个原本略显小众的概念,正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它们到底是什么?对中国卖家又意味着什么?
先说说自雇EP。EP是Employment Pass的缩写,也就是就业准证,是外国人到新加坡工作的重要签证类型。而“自雇EP”,顾名思义,就是自己雇佣自己你注册一家公司,担任公司的董事或高管,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为你申请EP。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逻辑很简单:你在新加坡合法经营企业,创造就业和税收,就愿意给你长期居留的权利。
对于中国卖家来说,这是一条极具吸引力的路径。尤其是那些做跨境电商、独立站或者品牌出海的企业主,完全可以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把资金、物流、运营中心逐步迁移过去。这样一来,不仅能享受新加坡低税率企业所得税最高17%、无外汇管制的优势,还能借助其作为全球金融和航运枢纽的地位,更高效地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以来,随着TikTok Shop、Shopee、Lazada等平台在东南亚持续扩张,越来越多中国卖家意识到,单纯依赖平台“铺货模式”已难以为继。品牌化、本地化、合规化才是未来方向。而要实现这些,一个稳定的海外身份和实体公司至关重要。自雇EP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跳板。
不过,这条路也不是随便走走就能成的。新加坡人力部对自雇EP的审批越来越严格。比如,要求公司有真实的办公地址、合理的薪资结构、实际的业务流水,甚至还会核查社保缴纳情况。去年就有不少申请人因为公司“空壳化”被拒签。所以,想走这条路,必须提前规划,做好财务和运营的合规准备。
再来看另一个热门选项PIC投资移民。PIC全称是“全球投资者计划”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主导,专为高净值人士设计。简单说,只要你愿意在新加坡投资至少1000万新币约合人民币5300万元,并承诺成立或扩展现有业务,就能快速获得永久居民身份PR,甚至未来有机会入籍。
虽然门槛不低,但对于已经在东南亚有布局的中国企业家而言,这笔投资并不算夸张。毕竟,1000万新币可以投入到基金、初创企业,或者自建项目中。更重要的是,PIC带来的不仅是身份红利,还有资源对接的机会。通过EDB的引荐,申请人往往能接触到本地顶尖的金融机构、科技园区和政商网络,这对拓展生意版图大有裨益。
今年初,就有媒体报道,一位来自广东的制造业老板通过PIC成功移民,并在当地建立智能制造中心,承接东盟国家的订单。他的案例说明,这种“投资+创业”的模式,正在成为高阶出海的新范式。
当然,无论是自雇EP还是PIC,都不是“买身份”的捷径。新加坡看重的是你能为当地带来多少价值是不是真的在创造就业?有没有推动技术创新?能不能带动产业链升级?这些问题决定了你的申请能否通过。
那中国卖家该如何抓住这波机遇?首先,别再抱着“短期套利”的心态。东南亚市场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现在拼的是长期运营能力和本地资源整合。其次,尽早搭建合规架构。比如,在新加坡注册公司时,就要考虑税务筹划、股权设计、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最后,善用专业服务机构。法律、会计、移民顾问虽然要花钱,但能帮你避开很多坑。
其实,新加坡的魅力不止于政策便利。它更像是一个“跳板”和“试验田”。在这里试水成功后,你可以更容易进入印尼、越南、泰国等更大市场。而且,新加坡的国际化人才储备和成熟的资本市场,也能为企业后续融资、上市提供支持。
最近,中新两国还在加强数字经济合作,跨境数据流动、电子支付互通等方面的便利措施陆续出台。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卖家在新加坡开展电商业务、金融科技服务将更加顺畅。
说到底,选择自雇EP还是PIC,不只关乎身份,更是一种战略定位。你是想做个“跨境商户”,还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主”?答案不同,路径自然也不同。而对于那些已经准备好深耕海外的人来说,新加坡或许正是那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
有帮助(214)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