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34 2382 8883
  • 0755 29301734

注册服装商标属于哪一类?

CHANHAICHANHAI2025年09月29日
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编号:325033
您好,关于注册服装商***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获取

最近,不少朋友在创业或开网店时都碰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容易踩坑的问题:服装注册商标到底是几类?这个问题听起来挺小,但真要搞清楚,还真得花点功夫。尤其现在电商这么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自己的服装品牌,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都想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招牌。这时候,商标注册就成了绕不开的一环。

先说总结:服装相关的商标注册主要在第25类。这是国际分类中的标准类别,专门涵盖“衣物、鞋、帽”等穿戴用品。也就是说,只要你卖的是T恤、裤子、外套、裙子、袜子、帽子这些日常穿的,基本都归在这一类里。比如你开个潮牌店,主打原创设计卫衣,那第25类就是你的核心注册类别。

注册服装商标属于哪一类?

不过,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很多人以为注册了第25类就万事大吉,结果后来发现别人在别的类别也用了类似的名字,搞得自己品牌推广受限。这其实是因为商标保护是按类别来的,跨类别不一定受保护。

举个例子,前阵子有个新闻挺火的:一位设计师创立了一个叫“云迹”的女装品牌,注册了第25类,生意做得不错。结果半年后,发现有人在第18类皮具、背包上也注册了“云迹”,还开始出同名系列包包。虽然不是直接竞争,但消费者一看,容易混淆,觉得是不是同一家公司出的。这位设计师想维权,却发现对方注册合法,自己当初没做全类保护,只能吃哑巴亏。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主攻+防御”结合。主攻当然是第25类,但如果你的品牌未来可能拓展到鞋包、配饰甚至香水比如一些大牌会出联名香氛,那就得提前布局。像第18类箱包、第35类广告销售,电商平台开店必备、第9类电子标签、APP图标、第14类首饰、第3类香水化妆品等,都可以根据业务规划适当注册,防止被抢注。

另外,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在加强商标恶意抢注的监管。2025年就处理了一批“蹭热点”“傍名牌”的案例,比如有人看到某网红带火了一款汉服款式,立马去注册相似名称的商标,结果被驳回。这说明现在对原创品牌的保护越来越到位,但也提醒我们:动作要快,别等火了才想起来注册。

说到这儿,还得提一句命名的问题。很多创业者喜欢用“极简”“无印”“原色”这类词,听着高级,但问题来了这些词太常见,很可能已经被注册了。商标讲究“显著性”,越独特越好。比如“三只松鼠”能注册成功,是因为它和坚果没有直接关联,辨识度高。反过来说,“纯棉T恤”这种描述性词汇,基本没法通过。

还有人问:那我注册中文名,要不要同时注册英文或拼音?建议是:要。尤其是打算做线上或者未来可能出海的品牌。现在淘宝、抖音、小红书上搜品牌,很多人习惯打拼音或缩写。如果你只注册了汉字“布野”,结果别人把“buye”注册了,人家还能反过来告你侵权。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真有发生。

再聊聊费用和流程。目前个人或企业申请一个类别10个商品项目以内的费用大概是300元左右官费,代理机构服务费另算。整个周期大约6-8个月,期间会经历受理、初审、公告、发证几个阶段。如果没人提出异议,基本就能顺利拿下。但要是被驳回或有人提异议,就得走复审程序,时间更长,成本也更高。

最后提醒一点:商标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注册成功后每10年要续展一次,而且必须实际使用。如果长时间不用,别人可以以“连续三年未使用”为由申请撤销。所以,哪怕刚开始销量不大,也要尽量在包装、吊牌、网店页面上规范使用注册商标标志®或™,留下使用证据。

说到底,注册商标就像给品牌上保险。花点时间和钱,把该办的手续办好,以后才能安心发展。尤其是做服装这行,视觉和品牌认知特别重要,一个好名字配上合法保护,才能走得长远。别等到被人告侵权,或者发现名字用不了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多了解两眼。

您好,我是业务顾问-Bella

看完还有疑问?添加客服微信,获取详细的业务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

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

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

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

宸海国际活动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李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电话

国内:+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

香港:+852 54848704

深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