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物件追踪器”这类产品。无论是用来找钥匙、背包,还是防止行李在旅途中丢失,小巧轻便的追踪器正悄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像苹果的AirTag、三星的SmartTag、小米的防丢器等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常见,背后也带动了相关创业和品牌注册的需求。不少人开始琢磨:如果自己也想做一个类似的追踪器品牌,商标注册该选哪个类别?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有不少门道。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电子产品嘛,当然归到第9类!确实,第9类涵盖了科学、导航、测量、信号、电子设备等,像手机、耳机、U盘这些都属于这个类别。而物件追踪器本质上是一种小型电子设备,内置蓝牙或GPS模块,能通过无线信号与手机连接,实现定位功能,因此从技术属性上看,第9类确实是核心注册类别。
但现实情况往往更复杂。比如,2025年有家初创公司推出了一款主打“儿童防走失”的智能追踪挂件,结果在推广时发现,自己的商标虽然注册了第9类,却被另一家公司以“儿童安全用品”为由提出异议。后来才明白,对方是在第10类注册了相关商标。原来,第10类包括医疗及救生设备,其中就涵盖“用于人身安全的电子监控装置”,尤其是涉及儿童或老人的安全追踪设备,容易被归入这一类。
这说明,光注册第9类还不够。如果你的产品强调的是“安全防护”“防走失”“紧急求助”等功能,特别是面向老人、小孩或宠物市场,那第10类就得考虑进去。就像现在不少宠物项圈集成追踪功能,商家在注册时往往会同时覆盖第9类电子设备和第18类皮具、包袋配件,甚至第21类宠物用品。
再举个例子,2025年初,某电商平台上有款热销的“行李追踪贴纸”,薄如卡片,可贴在登机箱内,通过App实时查看位置。卖家最初只注册了第9类,结果被同行投诉侵权。调查后发现,对方不仅注册了第9类,还注册了第14类钟表、精密仪器和第35类广告、电商销售服务。虽然追踪器本身不属于钟表,但某些具备时间同步、高精度定位功能的产品,在审查中可能被关联到第14类。而第35类则是所有做线上销售的品牌都不能忽视的毕竟,你得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来推广和售卖产品。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核心+延伸”双线布局。核心类别一定是第9类,这是基础防线。然后根据产品的具体用途和目标人群,判断是否需要扩展注册其他类别。比如:
- 如果主打商务人群,用于追踪公文包、笔记本电脑,可以考虑第18类箱包、皮革制品;
- 如果做成可穿戴设备,比如手环式追踪器,那第28类玩具、运动器材或第25类服装、鞋帽也可能相关;
- 如果提供配套的App服务,涉及数据存储、远程监控、云服务,那第42类科技服务、软件设计也值得纳入保护范围;
- 而一旦涉及广告推广、线上店铺运营,第35类几乎是必选项。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品牌未来的延展性。今天你做的是防丢钥匙扣,明天可能推出车载追踪器、资产管理系统,甚至进入物流追踪领域。这时候,如果当初只局限在第9类,后续拓展就会处处受限。与其将来被动应对,不如一开始就做好全盘规划。
当然,也不是所有类别都要盲目注册。商标注册是按类别收费的,多一类就多一笔成本。关键是结合产品定位、市场策略和长期愿景,精准选择。可以参考同类品牌的注册情况,比如查一下AirTag在中国的商标布局它不仅注册了第9类,还覆盖了第38类通讯服务、第42类技术服务等多个类别,形成严密的保护网。
总之,物件追踪器看似是个小产品,但在商标注册这件事上,不能“小题大做”,反而要“大题细做”。选对分类,不只是为了通过审核,更是为了给品牌未来的发展铺好路。尤其是在智能硬件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个清晰、完整、有前瞻性的商标布局,往往是品牌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有帮助(28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