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了个动态,说想开个手工艺品网店,结果卡在注册商标这一步了。她留言问:“商标分类表哪里有?我想看看工艺品是哪一类的?”这话一出,底下好几个做文创、手工的朋友都跟着附和,看来还真不是一个人的困惑。
其实啊,像她这种情况挺常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搞副业、做原创设计、卖手作小物,不管是陶艺、刺绣、木雕还是编织品,都想给自己的品牌注册个商标,图个安心。可一查才发现,商标还有45个类别,看得人一头雾水。尤其是“工艺品”这种听起来很宽泛的东西,到底该归到哪一类?
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捋。
首先,商标分类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这是全国统一的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每年还会更新。你可以在“中国商标网”上免费查到最新版本。打开官网,找到“商标网上查询”入口,点进去选“商品/服务分类”,就能看到完整的分类表。这个表把所有商品和服务分成了45大类,前34类是商品,后11类是服务。对做工艺品的人来说,重点看前几类就行。
那工艺品到底算哪一类呢?这里得先搞清楚你做的具体是什么。因为“工艺品”这个词太笼统了,不同材质、用途的产品,可能归属完全不同的类别。
比如,如果你做的是陶瓷摆件、艺术瓷瓶这类装饰性很强的手工艺品,通常会归入第21类家用或厨房用具。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这一类其实包括“瓷器、陶器、玻璃工艺品”等非电气的日常用品和装饰品。像宜家卖的一些艺术花瓶、装饰盘子,也都在这一类注册。
要是你做的是金属雕塑、铜雕、银饰摆件这类,那就得看第6类了。这一类主要是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比如铁艺装饰、金属纪念章、铜制工艺品等等。去年有个杭州的设计师朋友注册了一个铜雕品牌,就成功在第6类拿到了商标。
再比如,木质工艺品,像雕刻的木盒、木制摆件、竹编篮子这些,一般属于第20类家具、镜子、相框、未加工或半加工的骨、角、牙、介及塑料制品。这一类还包含“草编制品、软木制品”,所以很多做藤编、竹编、布艺收纳的商家也都注册在这里。
还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你做的工艺品种类繁多,既有陶瓷又有木雕,还想卖DIY材料包,那可能就得跨类注册了。毕竟商标保护是按类别来的,只注册一个类,其他类别人照样能用你的名字。现在不少原创品牌都会选择“核心类别+防御性注册”的策略,虽然成本高点,但能避免以后被抢注的麻烦。
说到这儿,顺便提个最近的新闻。今年初,浙江一位做非遗剪纸的艺人发现,有人在第16类纸制品上抢注了她用了十年的品牌名,差点打起了官司。最后靠提交使用证据才把商标拿回来。这事在文创圈传得挺广,也提醒了很多人:早点注册,别等火了才想起来。
另外,如果你的工艺品带有功能性,比如手工香薰蜡烛、精油皂,那还得考虑第3类日化用品;如果是穿戴类的,像刺绣胸针、手工发饰,可能就得看看第14类珠宝首饰或第25类服装鞋帽了。
总之,别被“工艺品”三个字困住,关键看它的材质、用途和呈现形式。实在拿不准,可以去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已注册的同类商标,看看别人是怎么分类的,或者找个靠谱的代理机构咨询一下。现在很多平台都有免费预检服务,输入关键词就能推荐合适的类别,挺方便的。
现在这个时代,原创越来越被重视,一个小小的商标,不只是法律保护,更是品牌的起点。我那个朋友后来搞明白了,她的树脂滴胶饰品属于第20类,马上提交了申请。前几天还发了个朋友圈,晒了受理通知书,配文说:“终于给我的小作品上了户口。”
你看,每一件用心做的工艺品,都值得有一个名字,也值得被好好保护。
有帮助(271)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