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超市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鸡蛋品牌?什么“可生食鸡蛋”“无抗蛋”“富硒蛋”……名字一个比一个讲究。其实啊,这些花里胡哨的名字背后,不少都是注册了商标的。这不,前几天还有新闻说,某地一家养鸡场因为用了别人注册的“生态鲜蛋”字样做包装,被投诉侵权,最后赔了不少钱。这事一出,不少人开始好奇:原来鸡蛋也能注册商标?那到底该归哪一类?
其实,别看鸡蛋是再普通不过的农产品,但在商标注册这件事上,它还真有门道。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商标分类”,鸡蛋属于第29类主要是各种加工或未加工的动物产品,包括肉、蛋、奶、腌制品等。具体来说,新鲜鸡蛋、咸鸭蛋、皮蛋,甚至蛋粉、蛋液这些深加工产品,基本都归在2901群组里,也就是“肉、鱼、家禽和野味;肉汁;腌渍、干制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这一大类下面。
可能有人会问:鸡蛋不是农产品吗?怎么不归到农业相关类别去?这里得解释一下,商标分类并不是按生产环节划分的,而是按最终商品的性质和用途来定的。比如你在菜市场买的散装鸡蛋,虽然来自农场,但一旦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它的角色就变成了“食品”。所以,哪怕你是自家后院养了几只鸡,下的蛋想拿去卖,只要打算用品牌包装、打广告、进商超,那就得考虑注册商标,而且得往第29类上靠。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挺有意思的案例。去年浙江有位养殖户,给自家鸡蛋起了个名字叫“咯咯乐”,还设计了卡通鸡形象当logo,结果刚上线电商平台没几天,就被另一家公司发律师函,说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在第29类注册了相同名称的商标。最后这位养殖户只能改名、换包装,前期宣传全打了水漂。这事儿在网上还引发了讨论:普通人搞点小生意,连商标都容易踩坑,可见知识产权意识真得跟上。
当然,也不是所有带“蛋”字的名字都能随便注册。商标局审核时还会看是否容易引起混淆,比如你叫“德青源”“正大”这种已经知名的品牌,哪怕换个字体或加个字,大概率也会被驳回。另外,像“土鸡蛋”“柴鸡蛋”这种描述性词汇,因为太通用,缺乏显著性,通常也不能单独注册。你想用,得搭配图形或其他独创元素才行。
有趣的是,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农场主和新农人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他们不再满足于“张三家的蛋”“李四养的鸡”,而是琢磨着怎么让鸡蛋更有辨识度。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品牌主打“每日现捡”,有的强调“谷物喂养”,还有的干脆讲起“鸡的生活方式”散养、听音乐、住别墅……这些看似营销噱头的背后,其实都离不开商标保护。毕竟,辛苦打造的形象,总不能让别人轻易抄了去。
顺便说一句,除了第29类,有些企业还会在其他类别同步注册,以防被“傍名牌”。比如做鸡蛋的,可能顺手在第30类咖啡、茶、米面或第35类广告销售、电商平台也注册一下,防止别人用同样的名字开家“咯咯乐奶茶店”或者做个同名小程序来蹭流量。这种“防御性注册”在大品牌里很常见,小商家虽然成本高,但也越来越意识到提前布局的重要性。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鸡蛋是商标注册哪类?答案很明确第29类。但真正重要的,不只是归哪一类,而是咱们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在变。以前觉得农产品嘛,能吃就行;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愿意为品质、为信任买单,而商标就是这份信任的“身份证”。
你看,一枚小小的鸡蛋,从鸡窝到餐桌,中间不止隔着养殖技术、物流保鲜,还有品牌、法律和市场规则。下次你拿起一盒印着logo的鸡蛋,不妨多看一眼那可不只是个包装,背后说不定藏着一段创业故事,甚至还有一场商标保卫战呢。
有帮助(113)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