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加坡移民的话题又火了起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和专业人士开始关注海外身份规划,而新加坡凭借其稳定的政局、优越的营商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便利的全球通行条件,成为不少人眼中的“理想之选”。在众多移民路径中,自雇EPEmployment Pass和PIC投资移民是两条热门路线。但到底哪条更适合你?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先说说自雇EP。这其实不是官方叫法,而是业内对一种特殊操作模式的俗称通过在新加坡注册公司,自己当老板,然后以公司名义给自己申请就业准证EP。听起来有点绕,但逻辑很简单:你在本地开公司,雇佣自己,合法纳税,就能拿到工作签证,进而有机会转永居。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是门槛相对灵活。不像传统EP需要被本地企业聘用,自雇EP允许申请人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只要你有真实的商业活动、合理的薪资结构和合规的财务记录,理论上谁都能尝试。尤其适合自由职业者、咨询顾问、独立设计师这类能远程开展业务的人群。
而且近年来,新加坡为了吸引国际人才,对EP政策做了一些调整。比如2025年起推出的COMPASS评分系统,虽然提高了整体门槛,但也更注重申请人的综合背景,比如学历、薪资、行业匹配度等。这意味着,如果你本身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或管理经验,即便走自雇路线,也有机会获得批准。
不过,自雇EP也不是“躺赢”之路。首先,公司必须真实运营,不能是空壳。你需要租办公室、请员工哪怕只是兼职、报税、做账,样样都不能少。IMM移民局和IRAS税务局查得越来越严,虚假申报一旦被发现,轻则拒签,重则拉黑。其次,审批周期不稳定,通常要3到6个月,期间还得持续投入成本。最后,这条路转永居PR没有 guaranteed,还是要看个人贡献、税务记录、本地联系等因素综合评估。
再来看看另一条路PIC投资移民。PIC其实是PEP 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推出前的一个旧项目,现在已经关闭。很多人现在说的“PIC投资移民”,其实是混淆了概念。目前真正与投资挂钩的是新加坡的GIP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也就是全球投资者计划。
GIP的要求可不低。最基础的一档,你要拿出至少250万新币约合1300万人民币,投资设立新的商业实体或扩大现有业务,并创造就业岗位。另外还有基金投资选项,比如投向经批准的本地企业或艺术文化项目。钱不是唯一门槛,你还得提交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证明项目可行、能带动经济。
GIP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旦获批,全家一步到位拿永久居留权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审批流程相对明确,只要材料齐全、资金合规,成功率比普通EP转PR要稳定得多。尤其适合那些本身就有跨国生意、想把区域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企业主。
但问题也很现实钱从哪来?250万新币不是小数目,更何况这笔钱是要长期锁定在新加坡的。而且GIP审核严格,过去几年通过率其实并不高,尤其是纯房地产投资类项目基本被劝退。更希望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产业落地和就业拉动。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哪条路更适合你?
如果你是专业人士,年收入不错,有自己的技能或资源可以输出,短期内不想大规模投入资金,那自雇EP可能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它像一把“钥匙”,先帮你打开新加坡的大门,之后边走边看,积累本地人脉和信用,未来再考虑转PR或其他身份升级路径。
但如果你本身就是企业主,手头有闲余资金,又正好有拓展东南亚市场的打算,那直接走GIP会更高效。省时间、少折腾,一步到位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无论选哪条路,都别忘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合规,所有操作必须经得起查;二是长期思维,移民不是“换个护照”那么简单,背后涉及家庭规划、资产配置、子女教育等一系列深远决策。
最近就有朋友靠自雇EP成功落户新加坡,开了家数字营销公司,两年后顺利拿到PR。也有人通过GIP把家族办公室设在乌节路,孩子直接进国际学校。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选择自然不一样。
说到底,没有最好的路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关键是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承受什么,又愿意为什么付出努力。
有帮助(278)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