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沙特宣布正式启动2030年世博会基础设施项目的全球招标,消息一出,立刻在国际工程与贸易圈引发关注。作为中东地区近年来最具雄心的城市发展计划之一,这场世博会不仅是展示科技与文化的窗口,更是一块吸引全球资本与技术的“超级蛋糕”。而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或许又是一次“出海”抢滩中东市场的绝佳机会。
其实,中国企业和沙特的合作早已不是新鲜事。从光伏电站到高铁轨道,从5G网络建设到智慧城市规划,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方案”出现在阿拉伯半岛的土地上。比如去年中企参与建设的NEOM新城项目,就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基建团队在极端环境下的施工能力。而此次2030世博会的启动,意味着新一轮大规模基建需求即将释放包括展馆群、交通枢纽、绿色能源系统、数字城市平台等,几乎涵盖了现代城市建设的所有关键领域。
对许多中国卖家而言,尤其是从事建材、智能设备、新能源、工程机械以及设计咨询的企业,这无疑是个值得重点关注的信号。但问题来了:机会摆在眼前,怎么才能真正“乘势而上”,而不是只当个看热闹的围观者?
首先得认清现实:沙特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欧美老牌工程公司根基深厚,本地承包商人脉广泛,再加上阿联酋、土耳其等区域强手虎视眈眈,中国企业在价格和技术之外,还得拿出更扎实的本地化策略。
拿光伏产业举例。近年来,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持续增长,沙特也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报告显示,沙特计划到2030年将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提升至70吉瓦,其中太阳能占比超过一半。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整个阿拉伯半岛都将是光伏产品的“主战场”。但光有产品还不够。如果中国企业只是把国内生产的板子运过去卖,而不参与项目设计、安装运维甚至融资方案,那很可能只能赚个辛苦钱,还容易被贴上“低价倾销”的标签。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打包服务+本地合作”。比如,一些领先的中企已经开始在沙特设立区域服务中心,联合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既满足沙特“本地含量”政策要求,又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像三一重工、徐工集团这些工程机械巨头,已经在利雅得周边建立了售后网点和培训中心,不仅卖设备,还教当地人怎么用、怎么修。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反而更容易赢得长期订单。
再来看数字化和智慧城市建设。2030世博会的主题强调可持续与创新,智能化基础设施将成为标配。中国的安防企业、物联网平台、AI解决方案提供商完全可以借此切入。比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已经在中东多个大型项目中提供视频监控与城市管理方案;而华为则深度参与了沙特国家云和5G网络建设。这些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世博园区的智慧交通、能源管理、人流调度等场景中。
不过也要注意,技术输出不能“水土不服”。中东气候炎热、沙尘频繁,对设备稳定性要求极高;同时当地法规、习俗、数据隐私标准也与中国不同。这就要求中国卖家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适配性,甚至主动参与标准制定,而不是一味照搬国内方案。
金融支持也是关键一环。不少沙特项目采用分期付款或担保采购模式,资金回笼周期较长。这时候如果有政策性银行、出口信用保险等配套支持,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会大大增强。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丝路基金已在多个中东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在世博相关工程中也有望继续发挥杠杆作用。
当然,除了大企业,中小企业也有机会。比如做节能灯具、环保材料、模块化建筑的小厂商,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或参加利雅得国际贸易展等方式接触采购方。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沙特买家对中国建材类产品的询盘量同比增长近40%,说明市场需求正在升温。
说到底,沙特2030世博会不只是一个展会,它背后是一整套国家现代化战略的落地。对中国卖家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能不能抓住,不在于有没有技术,而在于是否愿意沉下心来深耕市场、尊重规则、建立信任。毕竟,在海外做生意,拼到最后,拼的是耐心和口碑。
现在风口已经出现,接下来要看谁准备得更充分。
有帮助(337)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