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老板在讨论品牌注册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商标分类的细节。有人刚开了家卖智能手环的小店,想注册商标时却一头雾水:“我这产品到底该归到哪一类?”其实,这背后牵涉到一个关键概念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标分类”。其中,第九类商标尤其值得说一说,因为它覆盖面广、更新快,跟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九类商标主要涵盖的是科学、导航、测量、摄影、电影、光学、衡具、信号、检验监督、救护营救和教学用具及仪器;处理、开关、传送、积累、调节或控制电的装置和仪器;录制、通讯、重放声音或影像的装置;磁性数据载体,录音盘;光盘,DVD盘和其他数字存储媒介;投币启动装置的机械结构;收银机,计算机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计算机软件;灭火器械等。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咱们可以拆开来看。简单来说,第九类就是“科技感”最强的一类商标。比如你手上正在用的手机、耳机、充电宝,办公室里的打印机、扫描仪,家里装的智能门锁、摄像头,甚至孩子上网课用的平板电脑,这些电子设备基本都属于第九类的保护范围。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第九类商标的热度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年,第九类商标的申请量同比增长超过18%,在所有45个类别中位居前列。像小米、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每年都会在第九类上注册大量商标,不仅保护核心产品,还为未来新品布局预留空间。
举个例子,去年有家初创企业推出了一款主打健康监测的智能戒指,刚上线就受到关注。但很快他们发现,市场上已有类似名称的产品抢先注册了第九类商标,导致品牌推广受阻。最后不得不改名重新宣传,白白损失了前期积累的用户认知。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做科技类产品,商标注册得趁早,尤其是第九类,竞争激烈,晚一步可能就被别人“占坑”了。
除了硬件设备,第九类还包括很多看不见但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软件。很多人以为软件应该归到技术服务类,但实际上,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APP、操作系统等,只要是以实体形式发行或下载使用的,都属于第九类的保护范畴。比如你手机里常用的微信、支付宝、抖音这些APP,它们的图标和名称在注册商标时,基本都会覆盖第九类。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单纯提供在线服务的平台,比如外卖平台、打车软件,虽然也有APP,但它们的核心服务属于其他类别比如第三十九类运输、第四十三类餐饮服务等。所以企业在注册时,往往需要“多类并行”,既要保护第九类的软件载体,也要覆盖实际业务对应的服务类别,才能形成完整的品牌保护网。
再来说说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电池”这个产品,很多人会误以为它属于第九类,其实不然。普通干电池、充电电池属于第十一类照明、加热、冷却等设备,而专门为电子设备设计的可充电锂电池模组,则可能被划入第九类。类似的还有数据线、耳机转接头这类配件,只要是用于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或电力供应,通常也算第九类。
还有像VR眼镜、无人机、智能手表这些新兴产品,毫无疑问都在第九类的范围内。随着AI技术的发展,像语音助手、智能翻译机这类融合了硬件与算法的产品,也越来越依赖第九类商标的保护。可以说,只要你做的产品带“电”、能联网、有屏幕或传感器,大概率就得考虑第九类。
当然,注册商标不是一劳永逸的事。现在市场上仿冒、蹭名牌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商家故意把知名品牌改个字或换个拼音,用相似的LOGO推出低价产品,误导消费者。这时候,拥有正规注册的第九类商标就成了维权的重要依据。比如今年初,某电商平台就下架了一批标注“iWatch”字样的山寨手表,原因就是侵犯了苹果公司在第九类上的注册商标权。
第九类商标就像是科技产品的“身份证”。无论是做硬件、开发软件,还是推出智能设备,提前规划好这一类的商标注册,不仅能避免日后纠纷,还能为品牌增值打下基础。尤其对初创企业来说,别总觉得“我还小,不急着注册”,等到产品火了再补,可能已经晚了。
在这个智能化、数字化越来越深入生活的时代,懂点商标知识,不只是法律合规的要求,更是一种商业智慧。毕竟,谁都不想辛辛苦苦打出的品牌,最后成了别人的嫁衣裳。
有帮助(344)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