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跨境电商的朋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亚马逊上的新品到底该怎么推?尤其是优惠券这招,用得好能快速打开市场,用不好可能钱花了却没多少转化。特别是对于刚上架的新品来说,如何通过优惠券活动吸引第一批买家,成了很多卖家头疼的问题。
咱们先说个最近的新闻。据电商报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美国站的优惠券使用率同比增长了近18%,尤其是在家居、个护和小家电类目,消费者对“满减”“立减”这类促销方式特别买账。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买家越来越精明,不给点实在的优惠,人家连点进去的兴趣都没有。尤其对新品而言,没有评价、没有销量,想靠自然流量出单几乎不可能。这时候,优惠券就成了破局的关键工具。
那具体怎么做呢?其实亚马逊后台早就提供了“Coupon”功能,操作并不复杂,但关键在于策略。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发优惠券不是为了清仓,而是为了“撬动”更多的自然流量。新品刚上线,最缺的是曝光和转化数据。亚马逊的算法很现实你卖得越好,系统就越愿意把你的产品推给更多人。所以,初期通过优惠券吸引用户下单,本质是在“买数据”。
举个例子。假设你新上架一款便携式榨汁杯,定价39.99美元。直接挂上去,可能半个月都没几单。但如果你设置一张5美元的优惠券,实际到手价34.99,再配合主图上那个显眼的“Save $5”标签,点击率立马不一样了。别小看这5块钱,它能让产品在搜索结果中更醒目,也更容易被犹豫中的买家“顺手点进去”。
当然,也不是随便设个折扣就行。根据一些资深运营的经验,新品做优惠券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力度要够,但不能太狠。
一般来说,折扣控制在10%-20%之间比较合适。比如原价30美元的产品,给5-6美元的优惠,既能体现诚意,又不会让用户觉得“这东西本来就不值这个价”。太低的折扣比如只减1块没啥吸引力;太高的比如打五折,容易拉来一堆只占便宜不回购的“羊毛党”,反而影响后期定价空间。
第二,时间要卡准。
优惠券的有效期建议设在7到14天。时间太短,推广来不及发酵;太长又显得产品一直“在打折”,不利于塑造品牌价值。最好配合新品上线的前两周集中发力,这段时间是冲击BSRBest Seller Rank排名的黄金期。一旦排名上去,后续即使取消优惠券,自然流量也会跟着起来。
第三,结合其他推广手段。
光靠优惠券还不够。聪明的做法是把它和早期评论人计划、 Sponsored Products 广告一起打组合拳。比如你投广告时,落地页显示“有券可领”,转化率会明显高于普通页面。另外,也可以在社交媒体或邮件列表里告诉老客户:“新品上线,限时领券体验”,这样既能积累初始评价,又能提升权重。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优惠券的展示位置很重要。
在亚马逊的商品页面,优惠券信息通常出现在价格下方,但如果你设置了“Coupon Clip”,用户需要手动领取,这就多了一道门槛。建议新品阶段直接用“Instant Discount”类型,也就是买家一进页面就自动享受折扣,减少决策成本。等产品稳定后,再换成需领取的模式,筛选更有购买意愿的客户。
当然,也不是所有类目都适合狂发优惠券。像高客单价的电子产品或者定制类商品,用户更看重专业性和服务,一味打折反而显得low。但对于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品类,比如手机配件、厨房小工具,优惠券几乎是标配。
最后提醒一句:做优惠券的同时,一定要盯紧库存和供应链。去年就有卖家因为优惠券爆单,结果仓库断货,导致Listing被系统降权,辛辛苦苦冲上去的排名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说,营销可以激进,但后勤必须稳得住。
亚马逊新品做优惠券,不是简单的“便宜卖”,而是一套精细化运营的动作。它既是引流的钩子,也是测试市场反应的探针。用好了,能在短时间内帮新品杀出重围;用不好,可能白白烧钱还伤了品牌形象。关键是要有节奏、有目标地打,把每一分优惠都花在刀刃上。
现在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光靠“上架等单”早就行不通了。与其抱怨流量贵、转化低,不如踏踏实实研究怎么打好优惠券这张牌。毕竟,消费者永远喜欢“占便宜”,而聪明的卖家,懂得怎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
有帮助(277)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