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跨境税务安排问题。尤其是在与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展投资合作时,如何合理利用税收协定、降低税负成本,成为不少企业关心的焦点。中印两国早在1994年就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并在2011年进行了议定书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跨境支付项目的预提所得税优惠待遇。这些条款看似专业,实则关系到企业在境外的实际收益。
举个例子,一家中国科技公司计划在印度设立子公司,未来将从当地分红回流国内;或者一家制造企业向印度客户授权使用专利技术,收取特许权使用费。这时候,如果不清楚中印税收协定的具体规定,很可能多缴不少税款。而一旦用好政策,就能实实在在地省下一笔钱。
先说股息。根据中印税收协定,中国企业从印度公司获得的股息,在印度缴纳的预提所得税税率一般不超过10%。这比印度国内法规定的20%左右的税率要低得多。但要注意的是,享受这一优惠的前提是中方股东直接持有印度公司至少25%的股份。如果持股比例低于这个门槛,税率可能会上浮至15%,甚至无法享受协定待遇。这一点在今年初就有企业“踩坑”某浙江民企通过中间控股结构持股不足25%,结果被印度税务机关拒绝适用优惠税率,补缴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税款。
再来看利息。跨境贷款或债券投资产生的利息收入,在印度通常面临10.5%的预提税。但根据协定,符合条件的利息税率可降至7.5%,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如间贷款可以免税。比如,中国政策性银行向印度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这类公共目的贷款往往能享受更优待遇。不过需要注意,协定中的“利息”定义比较严格,必须是因债权关系产生的报酬,不包括类似租金或服务费的混合性质款项。近期有企业在发票开票时未明确区分利息与技术服务费,导致整体被按高税率征税,后续申诉也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最复杂的是特许权使用费。这类费用常见于技术许可、品牌授权、软件使用权转让等场景。过去,印度对特许权使用费征收的预提税高达10%,且不允许抵扣,对企业负担较重。而根据中印税收协定,该税率上限为10%,虽然没有进一步降低,但关键在于“防止滥用”和“受益所有人”的认定。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真正的技术提供方,并能提供完整的研发记录、合同备案和技术交付证据,印度税务机关一般会认可你的协定资格。反之,若被认定为“导管公司”或虚假交易,则不仅不能享受优惠,还可能面临罚款。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印度税务执法趋于严格。2025年以来,印度税务部门加强了对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审核力度,要求企业提供更多证明材料,包括最终受益人身份声明、经济实质证明、关联交易合理性分析等。这也提醒我们,合规比“税务技巧”更重要。与其事后补救,不如在交易架构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税务影响。
那么,企业该如何应对?首先,做好前期规划。在投资印度之前,应评估持股结构是否满足协定优惠条件,必要时可通过调整股权比例或选择合适的中间控股地来优化路径。其次,保留完整文档。无论是股息分配决议、贷款协议还是技术许可合同,都要确保形式和符合两国税务要求。最后,主动沟通。遇到不确定的问题,可以通过申请印度方面的“预先裁定”APA或向中国税务局申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提前锁定税务处理方式,减少争议风险。
其实,中印之间的经贸往来一直在稳步发展。尽管地缘环境偶有波动,但在能源、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双方合作仍在深化。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出口方面,中国企业对印投资热度不减。在这种背景下,懂规则、用规则,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说到底,税收协定不是“税务秘籍”,而是国家之间为促进经贸合作提供的制度保障。它像一张地图,告诉你哪些路可以走、怎么走更省力。只要方向对了,合规前行,自然水到渠成。
有帮助(222)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