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不少人已经开始翻箱倒柜找厚衣服了。羽绒服、羊羔毛外套、加绒卫衣……这些“过冬神器”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日常穿搭中。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像波司登、雪中飞、优衣库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冬装品牌,它们的商标是怎么注册的?尤其是做服装生意的朋友,可能更关心:冬装商标注册到底属于哪一类?
其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的知识点还挺多。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顺便结合一下最近行业里的一些动态,帮你把这事搞明白。
首先得明确一点:在商标注册体系里,并没有“冬装”这个独立类别。商标分类是按照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来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斯分类”,目前一共有45个大类。而我们穿的衣服,不管是春夏秋冬,绝大多数都归在第25类服装、鞋、帽。
具体来说,第25类主要包括:
- 衣服包括外套、衬衫、裤子、裙子等
- 鞋子
- 帽子
- 袜子、手套保暖用的那种也算
所以,像羽绒服、棉衣、毛呢大衣、加绒裤这类典型的冬装产品,毫无疑问都应该注册在第25类。这也是为什么你在查很多知名服装品牌的商标时,会发现它们的核心类别都是2501群组服装。
不过,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光注册第25类还不够。现在做品牌的人越来越讲究“全链条保护”。举个例子,如果你自己设计了一款爆款羽绒服,除了卖成衣,还打算出周边,比如定制围巾、保温杯,甚至开个线上直播间带货,那你就得考虑扩展注册其他相关类别。
比如说:
- 如果你做了自己的服装吊牌、洗标,还涉及印刷品,可以考虑第16类;
- 卖衣服离不开电商平台和广告推广,第35类广告销售几乎是必选;
- 如果你有自己的服装App或网站,第9类软件、APP也得安排上;
- 甚至第18类皮具、背包、第24类床品、毛巾也可以视情况补充注册,防止别人蹭品牌热度。
这可不是瞎操心。去年就有个案例:某新兴国潮羽绒服品牌火了之后,发现有人抢注了他们名字在第35类的商标,导致他们在电商平台开店受阻,最后只能花时间和钱去异议或无效对方商标,白白耽误了市场节奏。
而且最近几年,随着“新中式”“户外风”“机能保暖”等概念兴起,越来越多品牌开始跨界。像蕉下从防晒伞做到冲锋衣,三只松鼠也试水羽绒服,说明消费场景正在融合。这种趋势下,单一类别注册的风险更大。
说到这儿,还得提一句:商标注册不是“注册即拥有”。很多人以为提交申请就万事大吉,其实审查周期一般要6到8个月,期间还可能被驳回或被提异议。特别是现在重名太多,稍微有点特色的品牌名都可能撞车。
比如今年年初,有家主打“轻量化羽绒”的新品牌想注册“暖迹”两个字,结果发现早有人在第25类注册了“暖迹生活”,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因近似被驳回。最后他们只好改名加字,叫“暖迹星球”,重新走流程,耽误了新品上市时间。
所以建议大家:起名字的时候尽量原创,别图省事用常见词组合;注册前一定要做全面检索;如果预算允许,最好找专业代理机构协助,避免踩坑。
另外,随着冬季来临,不少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也在加强服装类商标侵权整治。比如浙江前段时间就通报了一批仿冒知名品牌羽绒服的案件,有些小作坊打着“某顿”“某斯登”的旗号卖劣质棉衣,不仅侵犯商标权,还存在填充物不达标的问题。这也提醒我们:正规注册商标,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消费者负责。
冬装商标的核心注册类别就是第25类,这是基本盘。但在这个品牌竞争激烈、跨界频繁的时代,只守着一个类别已经不够用了。提前布局、多类注册、规范使用,才能让品牌走得更稳更远。
冬天再冷,也挡不住人们对温暖的追求。而一个好的品牌,就像一件合身的羽绒服,不仅能御寒,还能让人走得更远。
有帮助(213)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