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跨境电商圈里有个话题挺热:亚马逊开始向各国税务部门报送卖家信息了。不少做跨境的个体户朋友心里打起了鼓以后还能不能安心在平台上卖货?会不会被“秋后算账”?其实这事说白了,就是平台合规化的大趋势来了,躲是躲不掉的,但也不用慌,关键是怎么应对。
先说说背景。从2025年起,亚马逊陆续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推行“税务信息报送”政策,简单讲,就是把平台上卖家的姓名、地址、银行账户、销售额这些数据,定期交给当地税务局。这可不是亚马逊自己想折腾卖家,而是响应各国对跨境电商征税透明化的监管要求。比如欧盟的“DAC7”法规就明确要求数字平台必须报告卖家税务信息,防止偷漏税。
这个变化对谁影响最大?毫无疑问是个体卖家,尤其是那些用个人身份注册店铺、没办公司、也没怎么报税的人。以前可能觉得“我就是个小卖家,赚点零花钱,没人管”,但现在平台一上报,税务部门手里就有了数据,后续会不会查、怎么查,主动权就不在你手里了。
那是不是说个体卖家就没路走了?也不是。聪明的人都已经开始行动了转战香港公司注册。
为什么是香港?首先,香港税制简单,只对本地利润征税,而且税率低,企业利得税标准税率才16.5%。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货物不经过香港,只是用香港公司来运营亚马逊店铺,理论上可以申请“离岸收入免税”。这对很多做FBA、货从国内直发海外仓的卖家来说,非常友好。
其次,香港公司国际认可度高,开银行账户、绑定PayPal、收款都方便。像汇丰、渣打这些银行在香港都有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开户通道,虽然现在审核比以前严了,但只要资料真实、业务合理,基本都能搞定。而且香港公司名字听起来也更“正规”,对打造品牌、提升客户信任度有帮助。
再看最近的新闻,今年一季度,香港公司注册处公布的数据显示,新成立的本地公司数量同比增长近12%,其中有不少是内地居民通过代理机构注册的跨境电商主体。一些专业服务机构反馈,咨询“香港公司+亚马逊”组合方案的客户明显增多,尤其是深圳、广州、义乌这些外贸活跃的城市。
当然,注册香港公司不是万能钥匙,也得合规操作。比如,不能空壳运作、虚构交易,银行开户时也会要求提供业务证明,比如电商平台链接、采购合同、物流单据等。现在反洗钱查得严,光买个壳公司挂名,迟早会出问题。
另外,就算用了香港公司,该申报的税务也不能逃避。比如你在英国站卖货,英国增值税VAT该注册还得注册,该申报就得按时交。平台报送信息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合规是从注册、记账、审计到报税的全链条规范。
那个体卖家现在该怎么办?建议分三步走:
第一,先盘一下自己的现状。如果你目前是纯个人卖家,年销售额已经上了几十万甚至百万,还在用身份证开店、用个人账户收款,那真的得警惕了。这种模式风险越来越高,早晚要转型。
第二,考虑升级主体。可以注册香港公司,也可以考虑国内的一人有限公司。两者各有优劣,香港公司更适合做多国站点、有税务需求的卖家;国内公司则适合想长期发展、未来可能融资或申请补贴的人。
第三,找专业的人帮忙。注册公司、做账、报税这些事,别图便宜随便找个代理就完事。一定要选有跨境电商服务经验的机构,最好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申报、合规咨询等。
说到底,亚马逊报送信息不是为了“搞垮”小卖家,而是推动整个行业走向透明和可持续。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应对,把合规当成提升竞争力的机会。换个角度看,当一批不规范的卖家退出市场,留下来的,反而有了更大的空间。
最近跟一个老卖家聊天,他说:“以前靠信息差赚钱,现在得靠合规和效率。”这话挺实在。风向变了,玩法也得变。与其天天担心政策打压,不如早点把架子搭正,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有帮助(18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