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电商、开品牌的小伙伴都在讨论一个话题:自己辛辛苦苦注册的商标,突然被告知“无效”了,这可怎么办?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花了好几千注册的商标,用了一年多,结果被别人提了无效宣告,现在连店铺都被平台下架了。”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实,商标一旦被宣告无效,不仅前期的品牌投入可能打水漂,还可能面临侵权赔偿的风险。那么,商标无效到底是怎么回事?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
首先得搞清楚,商标无效并不是指注册失败,而是指已经核准注册的商标因为某些原因被依法撤销或认定为自始无效。根据我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商标无效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
绝对无效,顾名思义,是无论谁提出,只要符合条件,这个商标就该被无效。通常是因为它本身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商标含有国家名称、国旗、国徽等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或者使用了带有欺骗性、容易误导公众的,像把“纯棉”用在化纤产品上;再比如,一些明显缺乏显著特征的通用名称,如“苹果”用在水果销售上,这种商标即使注册成功,也容易被宣告无效。这类问题属于“硬伤”,一旦被发现,基本没得商量。
而相对无效则更多涉及第三方权益。最常见的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在先权利,比如别人的注册商标权、著作权、姓名权等。举个例子,前几年有个网红奶茶品牌叫“鹿角巷”,火了之后市面上冒出一大堆名字相近的“鹿角巷”“鹿角杯”“鹿角工坊”,原品牌方后来通过法律手段陆续把这些相似商标宣告无效。这就是典型的相对无效情形你注册的商标,可能跟别人早就注册的太像,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人家一告,你的商标就悬了。
那如果自己的商标被宣告无效了,该怎么办?别慌,先看看是怎么无效的。
如果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动宣告无效比如审查时发现有违法情形,那就得认栽,及时调整品牌策略。但如果是因为他人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你还有机会“翻盘”。根据规定,收到无效宣告通知后,你有30天的时间提交答辩材料。这时候千万别沉默,要积极应对。可以找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或律师,准备使用证据、设计来源说明、市场影响力证明等材料,争取维持商标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品牌意识增强,商标无效宣告案件数量明显上升。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年受理的商标无效宣告案件超过6万件,同比增长近15%。其中,电商平台上的品牌纠纷占了很大比例。很多中小商家在起名时图省事,喜欢模仿知名品牌,结果刚做起来就被“正主”盯上,最终落得个商标被无效、流量归零的下场。
所以,提前防范比事后补救更重要。注册商标前,一定要做好全面检索。别以为换个字、调个顺序就没事了。像“康帅傅”“粤利粤”这种“擦边球”商标,现在基本过不了审,就算侥幸注册,也容易被提无效。另外,尽量选择有创意、有辨识度的名字,避免使用行业通用词或描述性词汇。比如卖护肤品的起名叫“美白霜”,大概率会被认为缺乏显著性。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商标的实际使用。很多人注册完商标就束之高阁,几年不用,结果不仅可能被别人以“连续三年不使用”为由申请撤销,还会影响后续维权。要知道,商标的本质是区分商品来源,长期不用,法律也就没必要继续保护你。
当然,万一不幸商标被无效了,也不代表品牌就彻底完了。你可以考虑重新设计、重新注册,或者通过包装、广告语等方式强化品牌识别。比如某家茶饮品牌曾因商标争议被迫改名,但他们迅速推出新LOGO和宣传口号,反而借机做了一波品牌升级,用户接受度还挺高。
说到底,商标是品牌的“身份证”,保护它就是保护自己的商业价值。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一个稳定、合法的商标能帮你挡住很多麻烦。与其事后焦头烂额,不如一开始就踏踏实实走正规流程,把基础打牢。
品牌这条路,走得快不如走得稳。名字可以改,但信誉一旦受损,挽回可就难了。
有帮助(189)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