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跨境生意的朋友们可能都感受到了一股“寒意”。不是因为天气变冷,而是来自平台和监管层面的一系列新动作,让不少卖家心头一紧。尤其是亚马逊近期推出的税务新政,加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电子产品合规性的加强审查,直接给许多依赖北美市场的中国卖家敲响了警钟。
先说说亚马逊的税务新政。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亚马逊在全球多个站点陆续推行“税务计算服务”Tax Calculation Service,简单来说,就是平台不再由卖家自行申报销售税,而是由亚马逊自动计算、代收代缴。这一变化在欧洲早已实施,如今逐步扩展到美国、日本等地。听起来好像是替卖家省事,但实际操作中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很多中小卖家发现,自己的利润率被进一步压缩了。原本自己申报时还能根据库存地、仓库位置灵活处理,现在系统自动判定,一旦触发应税行为,平台立刻扣款。更麻烦的是,如果前期注册信息不完整或税务登记有误,账户甚至可能被冻结资金。一位在深圳做家居用品出口的卖家朋友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一个州的EIN雇主识别号没及时更新,导致整整两周的资金无法提现,订单照常发货,现金流差点断掉。
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跨境电商正在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化运营”的必然趋势。早些年,不少人靠信息差和低价冲销量,在亚马逊上赚得盆满钵满。但现在,平台规则越来越严,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再加上各国对跨境税收的重视,想继续“蒙眼狂奔”已经不可能了。
再说说FCC审查这块。今年初,FCC发布了一项新规,明确要求所有进入美国市场的无线通信设备必须通过更严格的射频合规测试,并且要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追溯文件。这意味着像蓝牙耳机、智能手表、Wi-Fi摄像头这类热门产品,不能再随便贴个FCC ID就过关了。
有业内人士透露,过去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抢客户,会简化流程、甚至“包过”,但现在FCC开始抽查原始测试数据,一旦发现造假,不仅产品会被下架,相关企业还可能被列入黑名单。最近就有几家主营智能家居的小公司,因使用未经认证的模块被集体起诉,店铺被封,库存积压在海外仓动弹不得。
这些变化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早有预兆。早在2025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安全设备法案,明确限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通信设备入市。而今年FCC的动作,正是这一政策的延续和落地。对于中国卖家而言,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门槛,而是认知滞后很多人还在用老思路做新产品,等到出问题才后悔莫及。
那面对这样的新局面,普通卖家该怎么办?其实也不是没有出路,关键是要转变思维,从“挣快钱”转向“做长期”。
第一,税务问题不能再“拖”。建议尽快找专业机构完成各州的销售税注册,尤其是使用FBA亚马逊物流的卖家,必须搞清楚“经济联结”nexus的判定标准。不同州规则不一样,比如加州对仓储和销售额都有明确门槛,而得克萨斯州则更看重员工活动。与其事后补救,不如提前布局。
第二,产品合规必须前置。别再想着“先上线再整改”,现在的平台审核是动态的,今天能卖的产品,明天可能就被下架。特别是涉及电子、儿童玩具、医疗器械等类目,务必确保从设计阶段就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可以考虑与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合作,保留完整的测试报告和认证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建立本地化运营能力。越来越多的头部卖家已经开始在美国设立子公司,雇佣本地会计和法务团队。虽然成本高,但抗风险能力强。对于中小卖家来说,不一定非要走到这一步,但至少要和可靠的代理服务商建立稳定合作,比如税务代理、合规咨询公司等,形成自己的“外脑”。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品牌建设。当价格战越来越难打,合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拼的还是品牌信任度。那些有独立站、有社媒运营、有用户口碑积累的品牌,哪怕遭遇短期审查或税务调整,也能更快恢复元气。相反,纯铺货模式的账号,一旦被查,基本就是“一击致命”。
跨境电商的红利期确实过去了,但并不意味着机会没了。恰恰相反,行业洗牌之后,真正有能力、讲规矩的企业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就像当年淘宝从C店林立走向天猫主导一样,今天的跨境电商也在经历类似的升级过程。
风浪越大,鱼越贵。关键是,你得有一艘结实的船,而不是只靠运气漂在海上的小木筏。
有帮助(28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