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抖音,总能看到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视频:滋滋冒油的烤肉、金黄酥脆的炸鸡、热气腾腾的螺蛳粉……这些不仅看得人胃口大开,还悄悄带火了一大批“网红店”。很多人开始琢磨:要不要自己也开个抖音美食店铺?这事儿靠谱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做抖音美食到底怎么样,普通人有没有机会分一杯羹。
先说总结:现在做抖音美食,门槛比以前高了,但机会依然有,关键是怎么做。
去年有个新闻挺火的杭州一对90后夫妻,原本在写字楼里上班,辞职后开了家小摊卖现炸薯条。他们没租店面,就在小区门口支了个小车,靠拍短视频引流,结果三个月粉丝涨到30多万,日均营业额破万。更夸张的是,他们一条视频爆火后,直接带动周边商圈好几家餐饮店跟着翻红。这种“一个人带活一条街”的案例,虽然不能复制,但说明一点:只要够硬,普通人也能在抖音上打出一片天。
那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得明白,抖音不是传统生意的线上搬运工。你不能把店里菜单拍一遍就指望人来买。现在的用户早就不吃这套了。他们要的是“情绪价值”看到你的视频,能解压、能共情、能种草。比如有人专门拍“深夜厨房”,镜头对准凌晨三点还在切菜熬汤的老板,配上一句“这座城市总有人为你留一盏灯”,评论区立马一堆打工人留言:“看哭了,明天一定要去吃一次。”
所以,做抖音美食,第一步是找准人设和场景。你是烟火气十足的街边摊主?还是讲究食材本味的手艺人?又或者是脑洞大开的创意料理玩家?定位清楚了,才有方向。像最近很火的“云南菌子哥”,就是靠一口方言+野生菌实拍,把外地人都整不会了:“这玩意儿真能吃?”结果反而激发好奇心,订单蹭蹭涨。
其次,要有记忆点。光拍食物好看不够,得让人记住你。比如那个“拉丝一万米的芝士年糕”,或者“用消防水管冲洗小龙虾”的视觉冲击,都是靠一个强画面留住观众。再普通的东西,只要拍出特色,就有机会出圈。有网友调侃:“现在做餐饮,不会拍视频的厨师不是好网红。”话糙理不糙。
当然,光有流量也不行,还得转化。很多新手踩坑就踩在这儿:视频火了,但没人下单。原因往往是没打通“看到-心动-行动”这个链条。你在视频里别说“欢迎来吃”,要说“今天前50名到店报暗号‘抖音来的’送卤蛋”,或者挂个小黄车直接卖预包装酱料。像柳州一家螺蛳粉店,老板娘天天直播煮粉全过程,顺便卖自家调料包,一个月光线上就卖出十几万份。这才是真正的“即销售”。
另外提醒一句,别迷信“一夜爆红”。大部分成功的账号,都是持续输出的结果。你看到人家一条视频涨粉十万,背后可能是连续三个月每天更新两条都没水花。坚持很重要,但也要学会调整。数据不好?试试换、改发布时间、研究热门BGM。抖音的算法喜欢“活跃且进步”的账号,哪怕粉丝少,只要互动率高,系统照样推你。
还有个趋势值得注意:本地生活正在成为抖音的重点板块。从去年开始,抖音加大了对团购、到店核销的支持力度。很多餐馆上线团购套餐后,单月核销量几千份都不稀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不需要全国闻名,只要在本地做到“有话题、有口碑”,就能活得不错。比如成都一家藏在巷子里的冰粉铺,靠“用醪糟养冰粉菌”的独特做法被拍成视频,瞬间成了打卡圣地,游客排着队来尝鲜。
最后说句实在话:做抖音美食,拼的不只是厨艺,更是综合能力你要懂点拍摄构图,会写文案,还得有点网感。但它的好处也明显:启动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试错空间大。哪怕失败了,最多损失点时间和精力,不像开实体店动辄几十万砸进去。
所以,如果你爱吃、会做、还想试试副业,不妨从拍第一条视频开始。不用追求完美,真实最有力量。就像那个卖煎饼的大姐说的:“我就是个做饭的,没啥技巧,但每张饼都敢让孩子吃。”这话朴素,可偏偏最打动人心。
有帮助(26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