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成人用品注册商标哪一类”的话题在创业圈和电商平台上讨论得挺热闹。不少刚入行的朋友都在问:开个情趣用品网店,到底该注册哪个类别的商标?这事儿看起来简单,其实门道不少。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顺便结合点最近的行业动态,给想入行或者正在筹备的朋友提个醒。
先说个背景。随着社会观念逐渐开放,加上电商平台的推动,成人用品市场这几年发展得相当快。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5-2025年中国成人用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成人用品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线上销售占比超过七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避讳这类产品,反而把它当作提升生活品质的一部分。市场需求起来了,自然就有更多人想分一杯羹。
但问题来了想合法合规地做这门生意,第一步就是注册商标。很多人以为,只要把品牌名字设计好,去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就行。可实际上,选错类别,等于白忙一场。
那到底该选哪一类呢?根据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尼斯分类”,成人用品主要涉及的是第10类。这一类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和仪器,比如避孕套、振动按摩器、性健康辅助器具等直接用于人体的产品。如果你卖的是这类实体商品,第10类是必须注册的核心类别。
但光注册第10类够吗?不够。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做的是综合型情趣电商,不仅卖产品,还提供服务,比如情感咨询、两性知识科普视频,甚至开发专属App。这时候就得考虑第41类教育、娱乐、在线课程服务。如果不提前布局,别人抢注了你的品牌名去做知识付费,你也无能为力。
还有更隐蔽的风险。有些商家主打“私密护理”,推出一些外用喷剂、润滑液、清洁湿巾等,这些属于日化类产品,归在第3类化妆品、洗护用品。如果产品包装上写了“温和配方”“亲肤设计”这类宣传语,却没注册第3类,一旦被同行盯上,可能面临侵权纠纷。
另外,第5类也不能忽视。这一类涵盖药品、医用营养品、消毒剂等。虽然成人用品大多不属于药品,但如果产品宣传中涉及“抑菌”“改善生理机能”等功能性描述,监管层面可能会将其纳入医药相关范畴。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对这类宣传抓得越来越严,去年就有几家网店因夸大功效被处罚,原因之一就是商标类别覆盖不全。
再说个实际案例。今年年初,浙江一位创业者小李开了家主打“情侣智能玩具”的淘宝店,品牌名挺有记忆点,也做了设计感很强的包装。他当时只注册了第10类,觉得够用了。结果半年后,发现有人在抖音用同样的名字卖情趣内衣,而且已经注册了第25类服装鞋帽。虽然小李想维权,但因为对方注册在先,最后只能改名重新推广,前期积累的品牌认知一下子打了折扣。
所以说,做成人用品这行,商标布局得有前瞻性。除了核心的第10类,建议至少同步注册第3类、第5类、第25类、第35类广告销售、第41类和第44类医疗美容服务这几个关联类别。尤其是打算做品牌的,更得提前“圈地”,避免日后被动。
当然,注册多了也不代表万事大吉。关键还得看使用和维护。商标核准后,要持续在经营中使用,保留销售记录、广告投放证据,防止被他人以“三年未使用”为由申请撤销。另外,现在很多平台要求入驻商家提供商标注册证,类别不符的话,连开店资格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开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了对低俗、暗示性强的商标申请审核。像“激情炮弹”“夜夜欢”这类名字,基本过不了初审。所以起名也得讲究,既要吸引人,又不能踩红线。建议选择有温度、有设计感的名字,比如“知音伴侣”“轻语时光”这类,既传达了产品用途,又显得体面。
成人用品虽然是个特殊品类,但做生意的本质没变合法合规是底线,品牌保护是长远之计。别觉得这是个小众市场就马虎对待,越是敏感领域,越需要专业操作。注册商标不是走形式,而是为未来铺路。
现在这行拼的不只是产品和价格,更是品牌信任和用户体验。一个正规、有标识、有保障的品牌,哪怕贵一点,消费者也更愿意买单。毕竟,买这类产品的人,图的就是安心和尊重。
有帮助(20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