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在境外公司并购领域,越来越多的中企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这一过程中,政策支持体系的作用愈发明显。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国家在金融、税收、审批等多个层面为境外并购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以2025年为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当年前三个季度,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5%,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并购形式完成的。比如,某大型能源企业成功收购中东一家油气公司股权,不仅提升了海外资源保障能力,也深化了区域能源合作;又如一家新能源车企通过并购东南亚某电池制造企业,快速切入当地市场,实现了产能本地化布局。这些案例的背后,都离不开一整套日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在宏观政策引导方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企业围绕“一带一路”重点方向开展跨境并购。特别是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项目,如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并购行为更容易获得政策倾斜。例如,关于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简化审批流程、优化监管服务,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其次,融资支持是境外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由于并购往往涉及巨额资金,单靠企业自有资本难以支撑。为此,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发挥作用,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或专项并购基金。同时,外汇管理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过去,企业跨境资金调拨受限较多,如今在真实合规的前提下,购汇和资金出境的便利性显著提升。2025年底,外汇局进一步扩大了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办理境外放款和外债登记,极大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
再者,税收政策的配套也在不断完善。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出台多项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境外并购给予税收递延或减免优惠。例如,对于因重组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允许分期确认应税所得,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我国已与多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降低了跨境并购后的税务风险。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区域性激励政策,如海南自贸港对企业境外投资所得实施优惠税率,吸引了不少企业将并购主体设在当地。
当然,政策支持并非“大水漫灌”,而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精准施策。近年来,监管部门更加注重并购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强调“真投资、真运营”,防止盲目扩张和资产外逃。在审批环节加强了对交易背景、资金来源和后续整合计划的审查。这种“扶优限劣”的导向,既保障了国家利益,也促使企业更理性地评估并购标的,提升成功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硬性的制度支持,软环境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比如,商务部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税务和营商环境;各类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跨境对接活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还开设国际并购实务培训课程,提升企业专业能力。这些举措虽不直接提供资金或政策,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企业的“出海”底气。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不同国家的稳定性、法律体系差异、文化隔阂等因素,仍可能影响并购后的整合效果。有些项目即便获得了国内政策支持,也可能因东道国政策变动而受阻。这就要求企业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更要练好内功,做好尽职调查,制定周密的整合方案。
总的来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公司并购的政策支持体系已经从早期的鼓励尝试,逐步走向系统化、专业化和精细化。这套体系不仅体现在“给钱”“松绑”上,更体现在全过程的服务与引导中。它像一张无形的网,托住了那些勇敢迈向国际舞台的企业。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境外并购仍将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路径。而一个更加健全、灵活且具前瞻性的政策支持体系,无疑将继续扮演关键角色,助力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有帮助(19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