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在港经营或计划赴港创业的人士都注意到了一条消息:从2025年起,香港将对空壳公司展开更严格的审查。虽然“空壳公司”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它关系到很多中小企业的日常运营,甚至影响到企业家的签证续签问题。这波新规一出,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公司结构和合规状况。
所谓“空壳公司”,通常指的是那些没有实际业务、员工或办公场所,仅用于持有资产或进行资金流转的公司。过去,由于香港注册公司流程简便、税率低、信息透明度相对宽松,这类公司一度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国际反洗钱组织如FATF对全球金融透明度要求的提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自然也要跟上步伐。
据南华早报今年初报道,香港公司注册处正联合税务局、入境事务处等多个部门,推动一项针对“无实质经营活动公司”的专项核查计划。重点包括:是否有真实办公地址、是否有持续业务往来、是否依法报税、是否有雇佣本地员工等。一旦被认定为“非合规空壳公司”,不仅可能面临罚款,还可能影响股东及董事的签证资格。
这对哪些人影响最大?首先是通过“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专才或“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来港发展的专业人士。很多人来港后会注册一家公司作为事业起点,但如果长期没有实际运营,比如既无客户合同、也无银行流水、更无雇员记录,就容易被归入“疑似空壳”范畴。
举个例子,张先生去年通过高才通拿到香港身份,随即注册了一家咨询公司,想着先搭个架子,慢慢找机会拓展业务。结果今年年初收到税务局的查询信,要求提供过去一年的服务合同、发票和银行对账单。由于确实没什么业务,他只能如实申报“零收入”。虽然暂时没被处罚,但被告知后续需定期提交运营证明,否则可能影响续签。
这说明什么?香港不再是“注册即合规”的宽松地带了。现在更看重的是“实质经济贡献”。换句话说,你不能只挂个公司牌子,还得真正做事、交税、创造就业。
那么企业主该怎么应对?首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别再抱着“养壳待用”的想法。如果你真打算在香港发展,就得脚踏实地做起来。哪怕初期业务不多,也可以从小项目做起,保持稳定的商业活动痕迹。比如签订几份真实服务合同、开立公司账户并有正常收支、租用共享办公空间、雇佣兼职会计或助理等。这些看似小事,但在合规审查中都是加分项。
其次,财务和税务记录必须规范。建议聘请本地持牌会计师处理账目,按时提交利得税报税表,即使当年亏损也要如实申报。不要为了省几百块服务费而自己随便做账,一旦被查出不合规,代价可能大得多。
再者,办公地址不能马虎。现在很多公司图方便,用秘书公司提供的虚拟地址注册。这本身合法,但如果所有文件都显示同一个信箱号、且从未有人实地访问过,就容易引起怀疑。比较稳妥的做法是租一个小型实体办公室,或者至少确保有人能代收信件、接听电话,体现出公司在运作。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点:员工记录。哪怕目前只有你自己一个董事兼员工,也应该给自己签一份雇佣合同,缴纳强积金MPF,这样既能体现公司用人的真实性,也为将来申请雇佣他人打下基础。
至于签证续签,关键在于展示你在香港的“生活和事业联系”。入境处审核续签时,除了看公司运营情况,还会综合评估你的居住时间、家庭安排、子女就学等因素。光有公司不行,你还得证明自己真正在这里扎根。
好消息是,只要提前规划、合规操作,大多数人都能顺利过关。事实上,这次严查并不是要“赶走”外来人才,而是为了净化营商环境,让真正想在香港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公平的支持。
说到底,政策收紧不是坏事。它倒逼我们从“形式合规”转向“实质经营”,反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与其担心被查,不如趁早把公司往健康方向调整。毕竟,做生意嘛,踏实才是长久之道。
有帮助(23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