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消费者在购物时发现,同一个品牌旗下竟然出现了好几个名字不同的产品线,有的主打性价比,有的走高端路线,还有的专门针对年轻人市场。比如某国产手机厂商,既有面向大众市场的主力品牌,也有主打年轻潮玩的子品牌,甚至还有专攻海外市场的独立商标。这种“一企多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背后其实是一种被称为“多商标战略”的商业布局。
所谓多商标战略,简单来说,就是一家企业同时运营多个品牌或商标,针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差异化的产品。这种策略并不是新鲜事,但在近年来消费升级、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被越来越多企业重视和采用。
多商标战略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第一种是市场细分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企业通过不同商标覆盖不同消费层级或使用场景。比如家电行业,一些大品牌会推出一个高端系列用以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保留原有主品牌维持大众市场占有率。像空调领域,有的品牌推出静音、智能控制的高端子品牌,价格高出普通款30%以上,目标客户是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的中产家庭;而基础款则继续主打耐用、实惠,满足刚需用户。这种做法既能避免主品牌因提价而流失客户,又能借新品牌打开利润空间。
第二种是地理区分型。企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使用不同商标,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文化、语言习惯或规避注册障碍。例如,某些中国品牌进入东南亚市场时,会重新设计品牌名称和视觉形象,使其更贴近当地审美。有些品牌甚至在欧美和亚洲市场使用完全不同的命名体系,就是为了增强本地消费者的认同感。这种策略看似复杂,但能有效降低“水土不服”的风险。
第三种是产品功能区分型。同一企业生产多种功能差异较大的产品时,为了避免品牌混淆,会选择启用新商标。比如一家做运动饮料的公司,如果要进军功能性奶粉市场,继续用原来的饮料品牌可能会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这奶粉是不是也能解渴?”单独注册一个新品牌,有助于建立清晰的产品认知。近年来,随着健康食品、宠物用品、智能家居等新兴品类崛起,这类战略应用得越来越多。
第四种是年轻化/潮流化延伸型。很多传统品牌面临“老化”问题,用户群体逐渐固定且年龄偏大。为了吸引年轻人,它们会孵化一个风格更活泼、设计更大胆的子品牌。这个新品牌通常在社交媒体上活跃,联名潮牌、请流量明星代言,走快时尚路线。比如一些食品企业推出的“轻食”系列,包装色彩鲜艳,口号也更网络化,明显不是冲着爸妈辈去的。这种“老树发新芽”的做法,既保留了原有品牌的稳重形象,又为未来储备了新生代用户。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是防御性商标布局。有些企业注册大量相似或关联商标,目的不是立刻使用,而是防止被他人抢注或模仿。比如你可能听说过“大白兔”注册了“小白兔”“巨白兔”等一系列近似商标,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安全。虽然这不直接带来销售增长,但从长远看,能有效维护品牌价值和市场秩序。
最近的一则新闻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某知名国产护肤品牌宣布推出全新子品牌,主打纯净美妆clean beauty概念,成分透明、包装环保,定价略高于主线产品。业内人士分析,这正是典型的多商标战略通过新品牌切入快速增长的高端天然护肤赛道,而不影响原有大众市场的价格体系。
当然,多商标战略也不是万能的。管理多个品牌意味着更高的营销成本、更复杂的供应链协调,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内部竞争、资源分散的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子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导致消费者认知模糊,最终沦为“僵尸品牌”。成功的多商标布局,离不开精准的市场调研、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强有力的执行力。
多商标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应对多样化市场需求的重要工具。它像一把多功能刀,根据不同情况切换使用方式,帮助企业更灵活地参与竞争。无论是想拓宽市场边界,还是重塑品牌形象,合理运用这一策略,都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而对消费者而言,选择变多了,也更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有帮助(171)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