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跨境电商的朋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欧盟的GSPRGeneral Safety Product Regulation,通用产品安全法规责任人申报。这个新规从2025年开始逐步推进,到今年已经进入执行的关键阶段,很多卖家突然发现:原来卖个产品不光要合规,还得有个“背书人”在欧盟那边负责。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如果你的产品销往欧盟,尤其是像小家电、玩具、日用消费品这类非食品类商品,就必须指定一名在欧盟境内的“责任人”。这个人或机构,要能代表你在当地处理产品安全问题,比如应对市场监管、召回通知、消费者投诉等等。换句话说,你不能再当“甩手掌柜”,出了事没人管。
这个责任人的角色,其实有点像国内的“产品质量负责人”,但更正式、法律义务也更明确。根据欧盟规定,责任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比如在当地注册的企业,能够接收官方通信,并且有能力和资源配合监管机构开展工作。不能随便找个朋友代持,更不能挂靠空壳公司欧盟这边查得可严了。
最近就有新闻报道,德国某电商平台下架了上千款来自中国的小夜灯产品,原因就是这些产品的卖家没有提供有效的GSPR责任人信息。有些商家虽然填了责任人名字,但地址是虚拟办公室,电话打不通,邮箱也没人回复。结果一查就被认定为“无效申报”,直接被平台清退。这一波操作下来,不少卖家损失不小,有的甚至整个店铺都被冻结。
所以说,GSPR不是走个过场,而是实打实的合规门槛。那具体申报时要注意哪些点呢?
首先,责任人必须真实存在且可联系。很多人图省事,找第三方代理公司“代持”,这本身没问题,但一定要确保这家公司靠谱。最好选择有多年合规服务经验、在欧盟多国有分支机构的服务商。比如最近荷兰一家合规服务机构就因为响应及时,帮客户快速处理了一起产品标签不符的投诉,避免了大规模召回,赢得了不少口碑。
其次,产品信息要完整准确。申报时不仅要提交责任人信息,还得附上产品型号、批次、技术文档、符合性声明DoC等材料。特别是那些带电、带电池的小商品,比如蓝牙耳机、电动牙刷、USB小风扇,最容易出问题。一旦被抽查发现技术文件缺失,哪怕责任人信息齐全,也会被判定为不合规。
再者,语言不能马虎。所有提交给欧盟监管机构的文件,必须使用成员国官方语言,通常是英语、德语或法语。曾经有卖家用机器翻译写了份安全说明,结果把“不要浸泡在水中”翻成了“建议定期水洗”,闹了大笑话。这种低级错误不仅影响审核,还可能成为日后追责的证据。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责任人信息必须公开显示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上。以前很多卖家只贴个CE标志就完事,现在不行了。根据GSPR要求,包装上得清楚印上责任人的名称、注册地址和联系方式。有些国家,比如法国,还特别强调电话号码必须是本地座机或能接通的手机号,不能只留邮箱。
那如果我已经在卖货,现在补还来得及吗?答案是:越快越好。虽然目前欧盟采取的是分阶段执法,优先针对高风险产品和大型平台,但趋势很明显未来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消费品都将纳入监管范围。亚马逊、eBay、速卖通这些主流平台已经开始主动筛查商家的责任人信息,不符合的会收到警告,多次不改就下架商品。
其实换个角度看,GSPR也不是纯粹的“麻烦制造者”。它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安全意识,规范运营流程。比如浙江一家做儿童保温杯的厂家,原本以为只要通过CE认证就能畅通无阻,结果在申报GSPR时才发现自己的材料老化测试没做全。趁着整改的机会,他们重新优化了生产工艺,反而提升了产品口碑,回头客多了不少。
总之,GSPR责任人制度不是一阵风,而是欧盟市场长期合规的“入场券”。与其等到被下架才慌忙补救,不如早点把基础打牢。找一个靠谱的责任人,准备好完整的文件,把每一处细节做到位,这才是长久经营的根本。毕竟,做生意拼到最后,拼的还是谁更踏实、更专业。
有帮助(11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