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在聊一个话题:在加拿大注册的商标,能不能在国外也用?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其实牵扯到国际贸易、品牌保护和法律体系等多个层面。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和个人把产品卖到海外,像加拿大这样的英语国家成了热门市场,而商标作为品牌的“身份证”,自然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先说个最近的新闻。2025年底,一家浙江的户外用品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把帐篷卖到了加拿大,销量不错,结果没过多久发现当地有人用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品牌名在销售类似产品。他们赶紧去查,才发现自己虽然在中国注册了商标,但在加拿大根本没有申请。这下麻烦了别人抢先注册,反而可能告他们侵权。最后只能花钱买回商标权,吃了个哑巴亏。

这个案例不是个例。很多人以为,在一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就能全球通用,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商标权有个特点:属地保护。也就是说,你在哪个国家注册,就在哪个国家受保护。加拿大也不例外。哪怕你在中国、美国甚至欧盟都注册了同一个商标,在加拿大没申请,那就等于没有法律保障。别人照样可以拿你的品牌名在当地开店、上架商品,你还不能直接告他。
那是不是意味着,想在加拿大做生意就得专门跑一趟注册?也不完全是。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国际机制马德里体系Madrid System。这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一个国际商标注册系统。简单来说,如果你已经在一个成员国注册了基础商标比如先在中国注册,就可以通过这个体系,一次性指定多个国家进行延伸保护,加拿大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要注意,马德里体系只是“申请通道”,不是“自动通行证”。加拿大知识产权局CIPO仍然会独立审查你的商标是否符合当地法律。比如有没有和已有商标冲突,是不是描述性词汇,会不会误导消费者等等。就算你通过国际申请提交了,也可能被驳回。所以,提前做商标检索非常关键。有些申请人图省事,直接套用国内的名字翻译过去,结果发现早被人注册了,或者名字在当地有歧义,白白浪费时间和费用。
另外,加拿大的商标制度还有一些本地特色。比如它承认“使用优先”原则。这意味着即使别人注册得晚,但如果能证明自己更早实际使用这个商标,也可能在争议中占优势。这一点和中国“申请在先”为主的做法不太一样。所以,在加拿大市场打算长期发展的企业,不仅要及时注册,还得保留好销售记录、广告投放、合同发票这些使用证据,关键时刻能救命。
再聊聊实际操作中的坑。有些人觉得注册完就万事大吉,其实后续维护也很重要。在加拿大,商标注册有效期是10年,之后要续展。而且从2025年起,加拿大修改了商标法,不再要求提供使用证据来维持注册,听上去是方便了,但也导致市场上出现不少“僵尸商标”注册了但从不使用,纯粹占着位置。这对新进入者来说是个障碍,查到某个名字可用,申请时却发现被闲置商标挡住了。这时候要么等它过期,要么尝试走撤销程序,费时费力。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语言。虽然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但商标申请可以用英文或法文提交。如果你的品牌名涉及特殊拼写或发音,最好提前确认在两种语言环境下有没有负面含义。曾经有家公司把中文品牌音译成英文后,在魁北克地区被指出带有俚语色彩,引发争议,最后不得不改名。
当然,也不是所有小商家都需要马上冲进加拿大注册商标。如果你只是通过亚马逊、Shopify这类平台试水,销量不大,可以先观察市场反应。但一旦有了稳定客户群,或者计划在当地建立仓库、找代理商,就必须把商标保护提上日程。毕竟,品牌是长期资产,前期省下的几千块注册费,可能后面要花几万去补救。
加拿大商标不具有国际通用性,必须单独申请或通过国际体系指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门槛高不可攀。只要提前规划、了解规则、做好调研,普通人也能顺利拿下自己的品牌保护伞。现在信息透明,CIPO官网提供免费检索工具,很多律所也推出标准化服务包,价格比几年前友好多了。
最重要的是别抱侥幸心理。市场不会因为你是“原版”就自动认可你,法律只认注册记录。尤其是在跨境电商越来越规范的今天,品牌意识强的企业反而更容易赢得信任。把商标当成做生意的标配,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才是长久之道。
有帮助(344)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