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在讨论加拿大商标注册的事。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品牌走向海外,加拿大这个北美重要市场自然成了不少企业的目标。不过,想在加拿大站稳脚跟,光有好产品还不够,还得把商标保护做好。不然辛辛苦苦打下的品牌,一不留神被人抢注了,那可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先说个最近的新闻:2025年初,一家浙江的户外用品公司发现,自己在国内畅销多年的品牌名称,在加拿大电商平台被另一家公司以相同名字上架销售。调查后才发现,对方早在两年前就注册了该品牌的加拿大商标。虽然这家浙江企业有实际使用证据,但因为没提前注册,维权过程相当被动。最后花了大半年时间走法律程序才拿回部分权益。这件事也给很多出海企业提了个醒商标注册,宜早不宜迟。

那么,在加拿大注册商标到底要注意哪些关键点?咱们一条条来说。
首先,得搞清楚加拿大商标制度的特点。和国内“先申请先得”略有不同,加拿大虽然也是注册制为主,但它特别强调“使用意图”。也就是说,你申请商标时,可以基于“已经使用”或“打算使用”来提交。但如果你选的是“打算使用”,那在商标核准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使用声明,否则注册会被视为无效。这一点很多人容易忽略。有些企业图省事,随便填个“打算使用”,结果后期忙于业务,忘了补材料,导致商标被撤销,那就太可惜了。
其次,商标检索一定要做足功课。加拿大的商标数据库是公开的,建议在提交申请前,先去加拿大知识产权局CIPO官网查一查有没有近似的商标。这里提醒一句:别只看文字一样才算冲突。比如你注册“SunRise”,结果别人有个“Sunrise Outdoor”已经在同类商品上注册了,哪怕拼写稍有不同,也可能被驳回。尤其是服装、电子产品这类热门类别,重名率高,风险更大。
再来说说语言问题。加拿大是双语国家,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虽然你用英文提交商标没问题,但如果商标本身包含法语词汇,或者你打算在魁北克省重点推广,最好考虑一下语言适配性。曾有企业注册了一个听起来像法语俚语的词,结果在当地引起误解,品牌形象受损。所以,起名字时不妨多问几句懂法语的朋友,避免无意中踩雷。
还有一点特别实用:类别选择要精准。加拿大采用尼斯分类,和国内一样是45个类别。但有些企业为了“保险”,把能选的类别全注册一遍,觉得花点钱图个安心。其实没必要。一方面费用高,另一方面如果长期不在某个类别上使用,别人是可以以“未使用”为由申请撤销的。建议根据实际业务范围,聚焦核心类别注册,后续再逐步扩展。
说到费用,加拿大商标注册整体成本比美国略低,但也不便宜。目前官费加上代理服务费,一个类别大约在3000到5000元人民币之间。如果涉及多类别或多国布局,建议找有经验的代理机构合作。毕竟商标文件填写、答复审查意见这些环节专业性强,自己搞容易出错。最近就有朋友因为地址填写不规范,收到CIPO的补正通知,耽误了两个月审批时间。
另外,别忘了续展问题。加拿大商标有效期是10年,到期前要记得续展。以前是15年,2025年修法后改成了10年,和国际主流接轨。很多老企业按老习惯记时间,结果错过续展期,商标失效了才后悔。现在CIPO会发提醒邮件,但前提是你的联系信息准确。所以注册后也要定期检查邮箱,别让通知进了垃圾箱。
最后提一句维权。商标注册下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在加拿大,一旦发现有人侵权,可以通过海关备案、平台投诉或法院诉讼等方式维权。2025年,加拿大海关就查获了上千批次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其中不少是中国品牌被仿冒。提前把商标在加拿大备案,能让海关帮你拦截假货,省心又高效。
加拿大市场潜力大,规则也相对透明。只要前期准备充分,注册流程并不复杂。关键是别抱着“先卖着再说”的心态,等品牌火了再补救,往往代价更高。就像开车上路要先上牌照,品牌出海,商标也得早点“上牌”。毕竟,名字是你在海外的第一张名片,护好了,路才能走得更远。
有帮助(255)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