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秋刚过,朋友圈里还飘着月饼的香气。有人晒自家做的手工月饼,有人分享公司发的豪华礼盒,还有人吐槽“年年送月饼,收都收不过来”。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五花八门的月饼品牌,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注册商标?没错,一块小小的月饼,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光靠味道还不够,还得有“名分”,也就是商标。
那问题来了:月饼属于商标哪一类呢?

根据我国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商标分类”,食品类主要集中在第29类和第30类。而月饼,正儿八经地归在第30类。这一类主要包括咖啡、茶、糖、米面制品、调味品以及各种糕点。具体来说,像“糕点;甜点;月饼;馅饼”等都明确列在这个类别下。所以,如果你打算开个品牌做月饼,第一步就得去第30类注册商标,不然名字再响亮,也容易被人抢注,到时候“李逵变李鬼”,哭都没地方哭去。
当然,现实中很多月饼品牌并不会只注册一个类别。比如,有些企业还会在第31类新鲜农产品、第35类广告销售、电商零售、甚至第43类餐饮服务上同步布局。特别是现在不少品牌搞跨界联名,像去年某奶茶品牌和饼家合作出月饼,这就涉及到多个类别的商标保护。否则,别人一纸诉状告你侵权,再火的产品也可能一夜下架。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今年中秋节前的一条新闻:某网红 bakery 推出一款“流心奶黄月球造型月饼”,包装设计独特,上线三天就卖断货。可没过多久,就被另一家公司指控商标近似,涉嫌不正当竞争。虽然最后双方私下和解,但这件事也给不少创业者提了个醒做月饼,不只是手艺活,更是法律活。
那么,想注册一个月饼商标,到底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呢?
第一,名字不能“太实在”。
很多人起名字图省事,直接叫“老张家月饼”“团圆饼屋”之类的。听着亲切,但在商标审查里可能通不过。因为这类名称缺乏显著性,属于描述性词汇,容易被驳回。好的商标最好是独创性强、朗朗上口的名字,比如“稻香村”“杏花楼”,一听就有记忆点。
第二,提前查重,别撞车。
在提交申请前,一定要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或专业平台做商标检索。看看有没有相同或近似的已注册商标。尤其是同在第30类里的,哪怕字体不同、颜色不同,只要读音或字形太像,都可能被判定为近似商标。曾经有家小作坊注册“金月坊”,结果发现早有人注册了“金玥坊”,仅一字之差,申请直接被驳回。
第三,注意图形设计的版权问题。
现在很多品牌喜欢设计专属 logo,比如玉兔、圆月、古风纹样等等。但要注意,这些图案如果是从网上随便下载的素材,或者模仿了别人的美术作品,很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曾有个案例,一家新品牌用了自己设计的“嫦娥奔月”插画做包装,结果被原画师起诉索赔。所以,要么请专业设计师原创,要么保留好授权文件,别为了省几千块设计费,最后赔几十万。
第四,尽早注册,别等火了才想起来。
商标注册周期一般要8到10个月,期间还可能遇到补正、异议等情况。如果你的产品已经上市,名字也被广泛使用,这时候再去申请,万一被别人抢先注册,麻烦就大了。更别说现在有不少“商标贩子”专门盯着热门品类下手,抢注后等着原主花钱赎回。所以,宁可先注册十个名字放着不用,也不要等到爆款出来才发现名字不属于你。
第五,考虑防御性注册。
知名品牌通常会采取“全类别注册”策略,就是把核心商标在45个类别里都注册一遍,防止被别人蹭热度。虽然对小商家来说成本太高,但至少可以在相关类别比如第35类电商销售、第43类餐饮提前布局,避免日后扩展业务时受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新锐品牌开始重视知识产权。比如今年夏天爆火的某“非遗手作月饼”,不仅注册了主商标,还把包装上的特色文案如“一口入魂”“月下人间”也申请了文字商标保护。这种精细化运营,正是未来食品品牌竞争的关键。
说到底,一块月饼能不能走得远,味道是基础,品牌是翅膀。而商标,就是这张翅膀的骨架。它不声不响,却能在关键时刻撑起整个生意。下次当你拆开一盒月饼,不妨看看包装上的®或™标志那不只是个符号,更是一份用心和底气。
毕竟,在这个连“月饼自由”都被热议的时代,谁不想让自己的味道,真正属于自己呢?
有帮助(270)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