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商标注册的新闻又在商业圈里掀起了一波讨论。这不,加拿大一家咖啡连锁品牌和一个小镇烘焙坊之间的商标纠纷,就让不少人直呼“离谱”。事情是这样的:一家名叫“Maple Grounds”的小型家庭式烘焙坊,在安大略省的一个小镇经营了十多年,名字一直没变,口碑也不错。结果去年,加拿大一家大型连锁咖啡公司注册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商标“Maple Ground Coffee”,还反过来要求小镇这家店改名,理由是“存在商标混淆风险”。
这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荒唐?一个扎根社区多年的小店,名字用了十几年,反倒被后来者告侵权?可这还真不是个例。在加拿大,商标权遵循的是“先注册优先”原则,而不是“先使用优先”。也就是说,哪怕你早就开始用某个名字做生意,只要没正式注册商标,别人抢先注册了,你就可能面临被动局面。

其实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就在今年初,加拿大知识产权局CIPO公布了一组数据:过去五年中,因商标抢注或近似名称引发的争议案件增长了近40%。其中,小企业主因为缺乏法律意识,在品牌起步阶段没及时注册商标,最后吃了大亏的情况尤为常见。
回到“Maple Grounds”这个案子。据媒体报道,这家小店老板琳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从没想过要扩张成全国连锁,就是想给街坊邻居做点好咖啡和面包。名字是我们自己起的,招牌也是自己画的,连社交媒体账号都用了十年。现在突然有人拿着注册证书来说我们侵权,感觉像被人偷了家门钥匙。”
但法律上,大型连锁公司确实占了理。他们花了钱请专业团队做市场调研、提交申请、支付官费,最终成功注册。根据加拿大商标法,一旦商标获准注册,权利人就有权在全国范围内阻止他人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似标识。哪怕你是先用的,只要你没注册,法律就不一定站在你这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商户就完全没招。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能证明自己在对方注册前就已经持续使用该名称,并且有一定知名度,是可以提出异议或申请撤销对方商标的。比如2025年魁北克就有个类似案例:一家手工冰淇淋店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品牌名,因为他们拿出了多年的销售记录、本地媒体报道和顾客证言,最终让CIPO认定他们是“在先使用者”。
这也提醒了广大创业者:品牌名字不只是个称呼,它是一种资产。很多初创企业忙着搞产品、拉客户,却忽略了最基础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做大了才发现名字被人注册了,要么花大价钱买回来,要么被迫改名无论哪种,都是代价不小。
更麻烦的是,有些恶意抢注者专门盯着有潜力的品牌下手。他们不生产任何产品,就靠囤积商标、发律师函、索要赔偿赚钱。这种行为虽然违法,但取证难、维权成本高,让不少小商家只能忍气吞声。
那该怎么办?专业人士建议,至少要做到三点:第一,创业初期就要考虑商标注册,哪怕预算紧张,也应优先处理核心品牌名称;第二,注册前务必做全面检索,避免撞车;第三,保留好所有使用证据发票、广告、包装、社交媒体发布记录等,关键时刻都能成为有力证明。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加拿大也在逐步优化商标审查机制。比如现在CIPO允许公众对正在公示的商标提出异议,时间长达两个月;同时加强了对“非善意注册”的审查力度。这意味着,未来那种明显抄袭、蹭热度的注册行为,会越来越难通过。
说到底,商标之争表面看是法律问题,背后其实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大企业有资源快速布局知识产权,小商户则依赖口碑和信任生存。一个健康的商业环境,不该让老实人吃亏。
如今,“Maple Grounds”那家小店还没最终决定是否上诉。但他们在门口贴了张手写告示:“我们的名字或许不在纸上,但它一直在街坊心里。”这句话被网友拍下发到社交平台,短短几天转发过万。也许,真正的品牌价值,从来不只是一个注册编号能定义的。
有帮助(336)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