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跨境生意的朋友都在讨论韩国市场的新动向。随着韩流文化持续升温,从K-pop到韩剧、韩妆,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开始把目光投向韩国。而想要在韩国站稳脚跟,第一步往往就是注册商标。不过,看似简单的流程背后,其实有不少“坑”等着新手踩。
很多人以为,商标注册就是填个表、交个钱、等审批,三步搞定。但现实远没这么简单。根据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的公开数据,2025年韩国商标申请量同比增长近8%,其中来自海外的申请占比明显上升,尤其是中国企业和个人。这也说明,大家对韩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驳回率也居高不下,很多申请因为各种细节问题被卡住。

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商标名称或设计和已有商标太相似。韩国对商标的审查非常严格,尤其是涉及发音、字形或含义相近的情况。比如,你注册一个叫“雪莉”的美妆品牌,而韩国已经有类似发音的品牌存在,哪怕行业不同,也可能被认定为容易引起混淆。之前就有个案例,一家中国茶饮品牌想进韩国,用了中文拼音命名,结果发现当地早有一个发音几乎一样的咖啡品牌注册了商标,最后只能改名重新申请,白白耽误了三四个月时间。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商品和服务类别的选择。韩国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尼斯分类,一共45个类别。有些申请人图省事,随便选一两个类别提交,结果后期拓展业务时才发现覆盖不到,还得重新申请。更麻烦的是,一旦别人在你没覆盖的类别注册了相同商标,你还不能阻止。所以建议一开始就把未来可能涉及的业务都考虑进去,宁可多花点钱,也别留下隐患。
还有一点特别关键:申请人信息必须真实准确。韩国不承认“代理挂名”,如果你是以个人名义申请,就必须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明;企业申请则要提交营业执照等文件。曾经有位朋友找代理公司代办,对方为了方便用了他们公司的名义提交,结果审查阶段被要求补充材料,一来二去耽误了进度,最后还差点被驳回。所以说,资料的真实性不仅关系到审批速度,更直接影响成败。
语言也是个绕不开的坎。虽然现在KIPO支持英文申请,但官方主要审查语言还是韩文。如果商标包含中文或英文,通常需要提供对应的韩文音译或意译。这里有个小技巧:音译尽量贴近原发音,但也要注意别翻译出歧义词。比如某个品牌名直译过去成了“便宜货”,那审查员肯定不会通过。最好提前查一下韩语词典,或者请本地人帮忙把关。
说到代理机构,这也是很多人纠结的地方。理论上,外国人可以在韩国自行申请商标,但实际操作中,语言障碍、流程不熟、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很容易导致失败。相比之下,找一家靠谱的韩国本地知识产权代理所,反而更高效。他们熟悉审查标准,能帮你预判风险,还能在收到补正通知时第一时间处理。不过要注意甄别,现在市面上有些中介打着“包过”旗号收费虚高,结果连基本流程都说不清楚。建议多看看客户评价,优先选择有多年经验、官网信息透明的机构。
另外提醒一点:韩国实行“先申请制”,也就是说谁先提交,谁就更有优势。不像某些国家还看使用证据,韩国只认申请时间。这就意味着,一旦你有了品牌名,最好尽快提交申请,别等到产品上线才想起来。去年有个国潮服装品牌,设计好了LOGO,开了发布会,结果发现商标早在半年前就被抢注了,维权成本极高,最后只能妥协改名。
整个流程走下来,正常情况需要6到9个月。期间可能会收到审查意见书,要求说明或修改。这时候千万别慌,按要求及时回应就行。如果被驳回,也不代表彻底没戏,还可以提起复审或修改后重新申请。
韩国商标注册不是什么高深技术活,但细节决定成败。提前了解规则、准备充分、找对人,能少走很多弯路。毕竟,品牌是长期资产,打基础的时候踏实一点,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有帮助(283)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