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 134 2382 8883
  • 0755 29301734

怎么判断商标的商品类别是不是类似的

CHANHAICHANHAI2025年10月24日
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编号:329223
您好,关于怎么判断商***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获取

最近,不少创业者和小微商家在注册商标时都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明明自己注册了某个类别,怎么别人卖类似的东西还能用相近的商标?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个关键问题怎么判断两个商品是不是“类似”。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商标能不能顺利注册,还直接影响到日后会不会被投诉侵权。

先说个最近的例子。今年年初,一家做植物基饮品的新消费品牌申请注册“绿源工坊”商标,结果被驳回,理由是与已有注册商标“绿源生活”构成近似,且两者商品类别都被划归在第32类啤酒、饮料等。虽然“工坊”和“生活”字面不同,但审查机构认为,从消费群体、销售渠道、功能用途来看,两款产品高度重合,属于类似商品。这件事在创业圈里引发了不少讨论。

怎么判断商标的商品类别是不是类似的

那么,到底什么叫“类似商品”?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名字不一样、包装不一样,但如果普通消费者容易搞混,觉得是一个系列或者同一个品牌出的,那就可能被认定为类似。这不是靠主观感觉,而是有一套相对明确的标准。

首先看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官方文件,把所有商品和服务分成45个类别,每个类别下还有更细的群组。比如第29类是肉蛋奶,第30类是咖啡茶糖,第35类是广告销售服务。一般来说,同一类别内的商品更容易被认定为类似,尤其是同一群组里的。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同样是第30类,咖啡和糖果虽然都在一个大类,但功能差别太大,通常不会被判类似;而速溶咖啡和咖啡豆就很容易被看作类似商品。

其次要看商品的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和消费对象是否相同或相近。举个例子,电动牙刷和普通牙刷看起来都是清洁牙齿的工具,但前者属于第10类医疗器械相关,后者可能归在第21类日用器具,分类不同,一般不视为类似。但如果一款电动牙刷和一款口腔喷雾都主打“清新口气”,通过同样的电商平台销售,面向年轻上班族,那即便分属不同类别,也可能因为使用场景和受众高度重叠,被判定存在类似性。

再来看实际案例。去年有个挺火的纠纷:一家做瑜伽服的品牌叫“舒柔”,另一家卖运动内衣的叫“舒柔家”,两家都用粉色系包装,在小红书和抖音上推广方式也差不多。虽然“瑜伽服”和“内衣”在分类表里略有差异,但法院最终认定两者属于类似商品,因为目标人群都是注重健身穿搭的女性,购买渠道重合度高,商标又太接近,容易造成混淆。

这里就引出另一个重点:判断类似,不只是看商品本身,还要结合商标的近似程度。如果两个商标长得特别像,比如字体、读音、含义都差不多,哪怕商品稍微有点区别,也可能被拉进“类似”的范畴。反过来,如果商品本身非常接近,但商标差异明显,比如一个叫“果味派”,一个叫“麦香屋”,那即使都卖饼干,也不一定构成冲突。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因素:市场实际使用情况。有时候官方分类表跟不上市场变化。比如现在很火的低度酒饮,像气泡酒、米酒鸡尾酒这类产品,以前可能分散在第33类烈酒和第32类非酒精饮料,但现在年轻人都是在同一个酒吧或便利店买到的,品牌调性也趋同。这种情况下,审查机构也会参考市场现实,灵活判断是否类似。

那作为普通人,怎么提前规避风险?建议在注册前做足功课。第一步,查清楚自己产品的准确类别和群组,别凭感觉乱选。第二步,用商标局官网的检索系统,看看有没有已经注册的近似商标,尤其关注那些在同一类别或关联类别里的。第三步,如果拿不准,可以找专业代理机构做一次“商标相似性分析”,花点小钱避免日后大麻烦。

其实,判断商品是否类似,本质上是在保护消费者的认知秩序。商标制度的初衷不是让企业互相掐架,而是防止大家买错东西。所以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消费者,理解这一点都有好处。你在货架上看到两个名字像、包装像的产品,自然会怀疑是不是同一家出的;商标法要防的,就是有人故意钻空子,蹭别人的名气。

说到底,商业竞争要靠真本事,别总想着打擦边球。把产品做好,品牌自然立得住。

您好,我是业务顾问-Bella

看完还有疑问?添加客服微信,获取详细的业务资料。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

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

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

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

宸海国际活动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李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电话

国内:+86 134 2382 8883(微信同号)

香港:+852 54848704

深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