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在创业或注册公司时都会遇到一个看似简单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人力资源属于第几类注册商标?这个问题听起来专业,其实和我们的日常工作、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市场活跃、灵活用工兴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标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
先来聊聊什么是商标分类。我们国家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常说的“尼斯分类”,把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分成了45个类别,其中1到34类是商品,35到45类是服务。人力资源相关的服务,并不属于商品,而是归在服务类别里。那么具体是哪一类呢?

答案是第35类。
第35类主要包括“由个人或组织提供的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办公事务”等服务。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人力资源不是跟人有关吗?怎么跑到商业管理这个类别里去了?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人力资源公司虽然核心是“人”,但它的主要业务模式,比如招聘、职业介绍、劳务派遣、人事代理、薪酬管理等,本质上都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在商标注册体系中,这些服务被划归到了第35类。
举个例子,像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平台,它们的核心服务就是帮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提供人才匹配方案。这类服务虽然涉及“人”,但在法律和知识产权层面,更偏向于“商业中介”和“管理服务”,所以它们注册商标时,第35类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零工经济和远程办公的兴起,越来越多新兴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开始涌现。比如一些专注于自由职业者对接、技能共享、短期项目外包的平台,也在积极布局商标注册。根据中国商标网的公开信息,2025年以来,与“人力”“招聘”“职场”“灵工”等关键词相关的商标申请量同比上涨了近三成。这说明,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意识越来越强,不再只是埋头做业务,也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当然,只注册第35类就够了吗?也不一定。如果你的公司还涉及其他相关服务,可能还需要扩展注册其他类别。比如,有的公司不仅做招聘,还开发了HR管理系统软件,这时候就得考虑第9类软件产品;如果还提供职业培训、技能提升课程,那第41类教育服务也得加上;要是自己出版职场类书籍或在线知识付费,第16类和第42类也可能用得上。
这就像开一家餐厅,不能只注册“餐饮服务”第43类,还得考虑是否要注册“食品销售”第29、30类、“外卖配送”第39类甚至“品牌周边”比如印有logo的T恤,第25类。商标布局讲究的是前瞻性,宁可多花点钱提前注册,也别等到品牌做大了被人抢注,那时候维权成本可就高了。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真实案例。2025年,某地一家小型人力资源公司发展迅速,品牌口碑不错,结果在准备融资时发现,他们的品牌名称早在两年前就被另一家公司注册了第35类商标。虽然他们实际使用在先,但因为没有及时注册,最后只能花高价买回商标使用权,或者被迫改名,对企业形象和客户认知都造成了不小影响。
这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成熟机构,只要涉及品牌运营,商标注册都得尽早提上日程。尤其是人力资源这种高度依赖信任和品牌辨识度的行业,一个清晰、合法、受保护的商标,不仅是法律保障,更是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再看看大环境。今年上半年,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左右,这其中离不开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支持。与此同时,各地也在鼓励发展专业化、数字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可以预见,未来这个行业会更加规范,品牌化、规模化将成为趋势。而商标,正是品牌的第一道护城河。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人力资源是第几类注册商标?答案明确第35类。但这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品牌建设,是从注册一枚商标开始,一步步建立起用户信任、市场口碑和行业影响力的过程。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个人品牌”的时代,企业更该懂得,名字值千金,保护要趁早。
有帮助(166)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