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双方的经济互补性正在不断增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地域经济合作日益加深。2024年1-9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4818.1亿美元,同比增加5.0%。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2670.9亿美元,同比增加4.9%;自东盟进口2147.2亿美元,同比增加5.1%。(数据来自:星展银行)今年前五个月,东盟就已代替美国、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例行发表会表示,该现象充分体现了双方贸易发展的“潜力和韧性”。东盟未来仍是中企投资热土东盟早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的投资目标地,仅2018年一年期间,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就设立了5200家公司,解决了当地43万的就业人口。在投资领域,东南亚将继续吸引中国企业的眼光。2024年1-9月,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107.2亿美元,同比增加76.6%,其中前三大投资目标国为新加坡、印尼、老挝。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经贸领域签署多份协定,也为双方贸易不断增加提供制度红利。去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这为双边提高贸易自由方便化增长了新的动力空间,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中国和东盟90%以上的商品实现零关税。
除了受疫情影响欧美还没有完整放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增加也部分归因于中美贸易摩擦,促使各国企业重新审视既有的采购和供给战略。为了规避美国加征的关税,一些制造业的上游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亚洲其他地方比如东盟,在制造完毕后出口到中国再进行包装。大华银行集团外国直接投资咨询部高级副总裁戴丽彦指出:“供给链格局预计在疫情过后重新洗牌,但中国仍是销售和供给链网络的重要市场。这促使企业采取中国+1、+2甚至+3的供给链/制造战略,以实现效率和韧性的平衡。”2024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有专业指出中国和东盟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在5G、电子商务、远程教导、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双方合作的新亮点。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和东盟间技术产品的贸易,尤其是机械和电子产品的增加极为显着。据星展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中国从东盟六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总计进口了518亿美元的上述产品,同比增速高达27.7%。因此,中国和东盟间具备产业构造的互补性,双方企业可以依托彼此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点,发掘本国市场机会,也可强强联手,探讨在东盟国家开展第三方合作,推进地域和世界经济发展。瑞豊徳永拥有丰富的国内实践与国际资源,一直助力中国企业家更好地“走出去”,如您有东南亚相关业务要求,详情可联络我们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
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整理,若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