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做农产品的朋友都在问:番薯商标注册哪一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涉及不少门道。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农户、合作社甚至小型农业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像烟薯25号板栗薯这些网红品种走红之后,不少人意识到:光种得好还不够,得有自己的牌子,才能卖上价、打出名头。
先说个新闻背景。就在今年年初,山东烟台一家农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了金糯蜜薯商标,产品一上线电商平台,价格比普通番薯高出近三成,还供不应求。他们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种地,现在明白了,品牌才是打开市场的钥匙。这事儿在当地农业圈里挺火,也让很多人开始琢磨起商标的事儿来。
那么问题来了番薯商标到底该注册在哪一类?咱们一步步拆解。
首先得明白,商标注册是按类别来的,我国采用的是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一共45类,其中第1类到第34类是商品类,35类到45类是服务类。番薯属于农产品,自然要往吃的上面靠,重点看第29类和第31类。
第29类主要是加工过的食品,比如腌制、冷冻、干制的农产品。如果你打算把番薯做成红薯干、红薯粉、红薯罐头,或者真空包装的熟食红薯,那这一类就必须注册。举个例子,浙江有家小企业把烤红薯做成即食包装,在直播间卖得特别好,他们第一时间就注册了第29类的商标,防止别人模仿名字蹭热度。
而第31类,才是大多数种番薯的人最该关注的。这一类涵盖的是未加工的农产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谷物等。新鲜挖出来的番薯,不管是红心的、黄心的还是紫心的,只要你是以原生态农产品的形式销售,就得注册第31类。这也是最基础、最核心的一类。
可能有人会问:我就在村里卖,也在镇上集市摆摊,也需要注册吗?答案是:越早注册越好。别觉得小本经营就不需要品牌。现在连菜市场里的摊主都开始打自家种植无添加这类宣传语了,一旦你的番薯口碑做起来,难保没人冒用你的名字。去年湖南就有个案例,一个农户种的冰糖雪薯在当地小有名气,结果隔壁村有人直接用了同样的名字去电商平台上架,搞得消费者分不清真假,最后还是靠商标权打赢了官司。
另外,第35类也值得考虑。这一类主要是广告、销售、电商运营相关的服务。如果你打算开网店、做直播带货,或者成立品牌搞连锁销售,注册第35类能有效保护你的品牌在商业推广中的使用权。比如你在抖音上开了个店叫老张蜜薯铺,结果别人抢注了这个名字,那你连店铺名字都可能被迫改掉,多闹心。
还有两个类别也建议顺手注册,以防后患。一个是第39类,涉及运输、仓储服务。如果你的番薯要走冷链运输,或者建了仓储基地,提前布局这个类别,能避免品牌被延伸使用时出问题。另一个是第40类,主要是加工业务,比如你将来想自己建厂做红薯淀粉、红薯粉条,这个类别就能派上用场。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注册这么多类,成本会不会太高?其实商标注册费用并不算高,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收费标准是每类300元限10个商品项目,如果自己申请,成本更低。当然,如果你不熟悉流程,找代理机构也就千把块钱搞定。比起后期被人抢注、维权花的时间和精力,这笔钱真不算多。
顺便提一句,现在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支持力度很大。像徐闻菠萝五常大米这种带产地名称的品牌,不仅注册了普通商标,还申请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附加值直接翻倍。如果你的番薯产自某个特色产区,比如昼夜温差大、土壤富硒,完全可以考虑走这条路。不过地理标志申请门槛较高,需要当地或行业协会牵头,但方向值得长期规划。
总之,番薯虽小,品牌事大。注册商标不是赶时髦,而是为自己的劳动成果上一把锁。别等到别人把你辛辛苦苦打出的名号拿去赚钱,才后悔当初没早点行动。现在就开始查查中国商标网,看看你想用的名字有没有被注册,尽早提交申请,抢占先机。
种地的人最实在,但实在人也得懂点法律常识。番薯好不好吃靠土地和汗水,卖不卖得出去,有时候真就差一个商标。
有帮助(181)
没帮助(0)
客户评论
黄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9-28与宸海国际的合作,使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团队管理中。他们凭借专业的服务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能成为其合作伙伴,我深感荣幸。
李小姐 部门经理
2024-06-20宸海国际以专业的服务态度、深厚的知识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无论市场分析还是策略规划,他们都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优秀伙伴。
刘先生 集团董事
2024-05-18在本次合作过程中,宸海国际的商务团队展现了极为细致的服务精神,精准满足了我们的各项需求。整个合作过程高效顺畅,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满意,并期待未来更多合作机会。